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高尔夫之五十三:2014年3月练球

(2014-03-01 10:05:49)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尔夫

    “挥杆节奏稳定,手臂肌肉放松,眼睛盯住球位,转腰上杆&转腰下杆。”

 

3月4日下午,山盛: 

    球友蒋先生一语点醒苦苦煎熬三个钟头了的梦中人:“注意手腕延迟释放”!

    是的——因为手腕提前释放,所以右臂和右手的力道不能消除,难免用手打球;因为手腕提前释放,所以手臂离开身体,不能与身体协调一致;因为手腕提前释放,所以难以做到右肘向下收紧;因为手腕提前释放,所以杆头路径由外而内,极易产生slice;因为手腕提前释放,所以杆头路径最低点在球位之后,极易锄地,……等等问题由此产生。

    实地练习,特别注意腕部动作,虽然上杆半径变小了一些,但是,躯体与手臂结合得更加紧密,上杆的转体动作做得更加到位,消除了举手上杆的毛病,下杆时能够更好地做到以转体带动下杆,从而更好地发挥转体力量,结果,距离并未损失,而且击球更加扎实、成功率更高、方向更准,是挥杆一下子变得顺畅起来。

    ~~只要每一次的练习有收获,就是最好。

 

3月8日下午,山盛:

    难得天晴,眼见着气温开始渐渐升高,也听说北京球场逐渐开场,是需要多练球多下场了。

    有HONMA活动,第一次用仪器测量,一号木挥杆速度41.6,落点210多,距离230左右——最大的感受就是全力挥和放松挥,杆头速度、落点、距离都相差无几!

    七分力量,放慢节奏,眼盯住球,控制头部左右侧移,转体上杆,延迟释放手腕,把力量集中在击中球的那一瞬间,要能感受得到击球之后手腕和手臂的放松,顺势收杆,……反复练习,中短铁杆和木杆都效果不错,反倒是中长铁杆不行,尤其感觉左臂有捞球动作,击球点都有些偏后、不扎实,琢磨原因,一是力量和节奏没有控制下来,身体乱动,二是左肩转动时是在往上提、而不是往后转。

 

3月11日下午,山盛:

    还是中长铁杆出现问题,基本击在球后地面上、很难击实——事后反复回味,应该就是①有了打到远处什么什么距离的心思,没有做到七分力量,没有做到放慢节奏,身体和动作变形,②下杆转体时,左肩是在往上提而不是围绕中轴后转,③左扎球,几乎都是身体重心没有转移到左腿上来(后仰)的缘故。

 

3月12日,纸上谈兵:“下杆途中创造延迟 激发你的爆发力”

    从上杆顶点开始,要尽可能延长你储存挥杆能量的时间,也就是保持右前臂与杆身所形成的角度

    当你开始下杆时,要感觉你在用右手和右脚,将重心直接往地面方向送,我会把这部分看作是让右臀部往下坐。运用这股向下的力量,在进入下杆动作时,保持手腕良好的完整弯曲,创造出杆头延迟,并在最后关头做出速度。

 

3月13日下午,山盛:

    一号木、三五号木和铁木杆都还可以,注意到①头部位置稳固②转髋上杆。

    铁杆却总是不能击打扎实,感觉一是身体稳定性不好二是右臂/右手不能放松下来。

   

    明天下场,叮嘱自己注意几点:1、放慢节奏,2、放松手臂和手,3、稳固头部位置,4、转髋上杆。

 

3月14日上午,麓山:94杆。

    好:①节奏,②转髋,③铁木杆,④推杆,⑤心态控制

    不好:①右臂/右手加力,②头部和脊柱不稳固,③球道木杆,④策略

 

3月22日上午,山盛:

    疏于练习,必然反复,每次回来只能以恢复为目的。偶有一些关键点的感悟,都得寄望下次也能记着。

    1、“转髋荡起来上杆”的方式,中短铁杆能够扎实击球,但是下半身晃动厉害,长铁杆和木杆就会把问题放大。还是需要做到“髋部启动、一体式上杆”,身体紧凑一些,欲下杆时能够感受得到背部紧绷之后的回弹力量,这样,即便是距离损失一些,但是稳定性和方向都能保证。

    同时伴随着的会是手腕过于紧张、握杆力道过大。(导致有意识地在控制挥杆,切劈杆还好,长铁杆就放大了问题)这一点需要有意识地去放松。

    2、眼睛需要尽最大可能地盯住球

    铁木杆感觉很好。

    3、杆越短,挥杆轨迹越陡峭,同时手腕不得后翻、延迟释放

    很多原理都是通用。

    4、多多练习切劈杆

    这是减少杆数损失最重要的一点。

 

3月27日下午,山盛:

    因为明天要打卧龙谷比赛,突然之间变得功利急切了起来,挥杆加力,内心焦急,练习效果不好,尤其是右手/右臂加力、挥杆速率太快、中长铁杆依然失误多多、一号木也多slice,等等。

    还是练球太少的缘故,欲速则不达。

 

    明天下场,依然要注意几点:1、放慢节奏,2、放松手臂和手,3、稳固头部位置,4、转髋上杆。

 

3月28日上午,卧龙谷:93杆。

    好:①心态,②切杆,③推杆。

    不好:①头部和脊柱不稳固,②重心转移,③左肩上提,④球道木杆。

 

    2014年3月:练习6次,下场2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