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高尔夫之球场11:2011年3月13日四川国际

(2011-03-13 21:35:41)
标签:

GOLF

分类: 高尔夫

成绩单:

             四川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SICHUAN  INTERNATIONAL  GOLF  CLUB

      EVENT:            RED  WHITE         TIME:     12:00――17:20   

      PLAYER:           LYL  WS            DATE:        3.13.2011       

HOLE

LENGTH  IN  YARDS

PAR

INDEX

LYL

 

WS

 

Gold

Blue

White

Red

1

 358 

 330 

298

267

 

17

 6

 4/2 

6

 4/2 

2

564

 542 

516

485

5

11

 8

5/3

13

10/3

3

208

181

 153 

130

3

7

 6

3/3

6

 3/3 

4

543

514

483

454

5

12

 7

4/3

7

 6/1 

5

432

401

377

346

4

5

 7

4/3

6

 4/2 

6

 171 

151

135

111

3

6

 6

3/3

8

 6/2 

7

419

389

 359 

 324 

 

 

 7

4/3

6

 4/2 

8

438

401

 367 

330

 

 

 6

4/2

6

 4/2 

9

402

 357 

 340 

301

 

 16 

 7

4/3

5

 3/2 

OUT

3535

 3266 

 3028 

 2748 

36

 

 60

35/25

63

 44/19 

 

HOLE

LENGTH  IN  YARDS

PAR

INDEX

LYL

 

WS

 

Gold

Blue

White

Red

10

598

567

 524 

482

5

8

 8

 5/3

7

 5/2 

11

 418 

383

367

349

4

9

 9

 6/3

6

 3/3 

12

 376 

349

318

 279 

4

13

 8

 3/5

7

 5/2 

13

182

153

134

108

3

14

 6

 3/3

5

 2/3 

14

 432 

403

371

331

4

3

 7

 4/3

7

 4/3 

15

390

 366 

318

293

4

10

 6

 4/2

8

 5/3 

16

580

545

498

463

5

15

 7

 4/3

8

 6/2 

17

184

 170 

139

112

3

18

 5

  3/2 

4

 2/2 

18

436

401

372

342

4

4

 6

 4/2

7

5/2

IN

3594

3337

3041

2759

36

 

 62

36/26

59

 37/22 

TOTAL

 7129 

6603

6069

 5507 

72

 

 122

71/51

 122 

81/41

 

HANDICAP

 

 

 

 

 

NET  SCORE

 

 

 

 

      PLAYER:         LYL   WS              MARKER:                         

 

21:30

    问我怎么还不赶紧写博客?那不就等着你看完电视上完QQ么!

    你看你看,一得着空,我就赶紧来把我们的成绩和心得记录下来,记住我们的快乐。

 

收获快乐:

    A、嘿嘿,还真让我说着了——电话订不着场是吧,还是想要打球是吧,那我们就去练习场练着,顺便问问能不能并组,——结果呢,还真有机会!而且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就可以!嗬嗬,出乎意料吧,嗬嗬,赶紧跟着下去吧。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准备不足,LP盯着让小胡教练指导一下挥杆,却没时间仔细练练,我呢也着急忙慌地拿出所有的杆来挥打,感觉不太好也顾不着了,沙坑杆推杆也试不了了,匆匆忙忙地,几乎都没有打出感觉来。想必,会对成绩有所影响哈。

    B、只是,周末的牧马山打球人确实多。并组就不说了,一号洞前被球童叫着等一等,三号洞前三组挤在了一起,而且后面的也跟上来了,歇息了起码二十分钟,六号洞前又是等,……走走停停地,于是乎,一场球下来五个小时不止。

    谁教成都的球场这么少呢?麓山太贵,青城山、观岭太远,就是牧马山适中,可是“历史悠久”(十多年了吧)会员最多,于是想要清清静静地打上一场球真的很不容易。即便周一、周二人最少的时候也难免并组。唉,摇头也没法,等等吧,等保利、山盛的球场建成之后恐怕会稍稍好些。~~真羡慕北京、广州、深圳的球友们。

    C、从十三号洞开始,与两位球友并组,一、二号洞单独,又从三号洞和另外两位球友并组。虽然这两组球友中都有一位打得非常好的,无形中的压力蛮大,很想多看看多学学,还不由自主地催促自己加快速度,可是并组也有并组的好处:

    一则学习遵守球场规矩和礼仪。

    二则大家见面时都握手表态主动介绍自己欢迎对方,分手时都主动招呼表示感谢,不分水平高低,气氛很是融洽舒适。

    三则也得到了他们的主动指点,有上杆时不要转头盯住球直到下杆打完,有上杆时不要抬起身体固定住脊柱,有上杆下杆一个速率要用身体来打球不要只是用手臂不要光想着发力,等等,受益匪浅。

    D、随身的水壶实在是太大了。光想着能够多装点热水而且好看,就把原来的替换了。练习场上用着还不错,今后自驾车旅游也很好用。可是带着下场让球童装车拉着就太沉了。更笑人的是,临到休息区球童主动去加水,结果不幸让LP言中,满满的一壶回来,自己差点儿都拧不起来了。~~嗬嗬,心是好心,可我们哪里喝得完呢?最后,大半壶水,可不就提拎着回家了!

    E、又有人站在果岭边上笑着对LP说“我就看着你瞄准的是我了”。果不其然LP一杆就直直切到那边去了。

    嗬嗬,LP笑了,我也笑了。所幸今天还好,没有把PG对着旗杆哈。要不又会露洋相了哈。~~真是的,怎么一打入神就免不了那样呢?LP有时真的有点“哈笨儿”哈,哈哈!

    F、球童有时候的错误也会蛮大的哈。这不,我的球童在我的叮嘱之下一直很严格很认真地记录,最后告诉我是132杆,不一会儿又变成122杆,而记录单上好半天还凑不拢,还是我一个洞一个洞仔细看看仔细算算才最终确定下来,LP的呢,就更是了,最后那个十二号洞记成了12杆(+8),惹得LP嘴巴噘起半天不干重新回忆重新算,结果确实应该是3上5推+3杆。唉,谁让我们这么认真呢!

    就是,LP一直觉得今天应该不会比我打得差的嘛。承认,承认。

    G、严格按照规则计分,即便成绩不好看,但是心里踏实。

    开杆时球童应我的要求严格计分,可是二号洞第一个OB时她就惴惴地问我算不算,再来一个时还是有点不确定,直到我都坚定地告诉她“算”时方才安定下来,于是,后来的下水也就不多问了,在树林里也看着我坚持握短七号铁轻拍上球道,一个旁人说可能OB的球道球也按规则先打一个暂定等待后来找到球时继续计算,一记空挥杆也算,果岭上也不多要OK都等着我逐一推进,……于是,这次的122是没有丝毫水分的成绩。虽然不太好看,但是心里踏实。

    现在想来,先前第一次的116和麓山的110,恐怕免不了有些水分。其实,那样跟着球童心情走的成绩,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处呢?何必呢?既然打上GOLF,就是参加一项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约束自己的运动,本就应该认真遵守其规则。~~不是有人说么,GOLF就是人生。

    H、LP也曾惊呼,“你开的那个球从我身边不远处‘嗖’地一声就过去了,很有点凌厉哈!”~~嗬嗬,是么?先前别人开球时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感觉,还总是以为自己开球就是软绵绵的呢,原来不是哈?我也真的算厉害的喽?

    LP再说,“看来那个球打中人的话真不得了哈!非打穿了不可!”~~嗬嗬,确实,谁能真的这么承受一下呢?同组有个人球道击球击中一棵树干弹回来足足有四五十米呢!所以说每次打球稍稍歪一点球童们总是会高声提醒“看球”呢!

    I、好不容易下场一次,激动。于是背部也不疼了。嗬嗬。

    LP说明天又会感觉到疼的。呵呵,看看吧,我想不会的,对么?

 

收获技术:

    1、数据分析:

    (1)LP:标准杆上果岭率0%,球道击球太差,切球不稳定,但是球道上的杆数竟然比我少了足足10杆,进步明显;平均推2.83杆,上杆幅度太大,很容易推大或者推小,几次幸运球都是撞进洞的,还是平时练习太少;一个Bogey都没有实现;前九57杆,后九65杆,体力没有跟上。

    (2)我:标准杆上果岭率0%,球道击球太差,甚至没有一个三杆洞实现了1上,切球不稳定,几次能够标ON、打Par乃至抓鸟的机会都错过了;平均推2.28杆,应该是自己比较好的成绩了,关键在于球童的指点——手腕不要动、上杆幅度小一点、送杆距离长一点、左手不能后拉、千万不能抬头、只需听;总计三个沙坑球,球道上两个,用七号铁掀起一点沙来全部打起,距离不错,唯有六号洞果岭下的沙坑,因为坑壁很高心理压力很大,打了4杆才堪堪出坑(手臂送杆向上,不要后收);两个Bogey都记不起来是怎么完成的,很懵;起伏非常非常之大,最高一个洞打了13杆;前九64杆,后九58杆,应该是久疏战阵一边打一边找感觉的缘故。

    2、技术要点:

    (1)始终保持眼睛(注意:不是余光)盯住球。由此保持头部稳定,继而保持身体稳定。上杆到顶点时左肩头在下巴下方,背部紧绷。看着杆头击中球。等到球飞起之后再慢慢地抬起头来,使头部留在击球点后方,送杆时左手臂自然伸直。~~这一点,LP感触最深。

    (2)上杆时务必保持脊柱稳定。左手臂一定尽量绷直,手部位置齐耳高即可。切莫因为想要发力而举手臂而抬起身体、头部反向移动,等到采取其他弥补动作时很容易打低或者剃头。

    (3)用身体打球。上杆到顶点时,从髋部开始发力,左手向下拉动球杆,力道比用手臂打球大很多。下降初始速度不快,直至杆身与地面平行时(左腿蹬直)开始甩腕,实现鞭打效果,使得击中球时速度最高。此时杆尾对准皮带扣(略微前压)。然后翻腕,右手翻至左手上方,直至收杆。~~如此,身体放松,击球有力。

    (4)击球后,左腿一定蹬直、顶住,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腿上。否则,要么球路左右乱飞,要么弹道很高距离不远(捞球的感觉)。

    (5)击打一号木时,放松,两腿不要分得太开,否则重心转移困难,身体无法回正(最终右肩头应该对准目标方向),力道无法施展。身体转动和杆头的速度需要更加协调。右曲的原因不外三点:一是右手肘没有夹紧,out side in,二是杆头没有跟上身体转动速度,击球时杆面开放了,三是握杆过于弱势。

    击打五号木时,总体效果不错,尤其是长草面上的球,声音和距离都可以。缺点一是“扫击”不够,杆头有时打到了地上,削弱了击球速度,二是弹道还是偏高,旁人指点出左手有“捞球”的动作。今后应当更多地练习,避免用七号铁在球道上总是损失不少距离。

    LP更是感觉五号木的重要,主动觉着应该多练多打。其实我更建议她在适当的时候补充一个“小鸡腿”,会更稳更远。

    (6)切杆,用上杆幅度控制距离。实战中总是打近。需要更多练习,准确掌握S、A、P杆的1/2、3/4和全挥杆的距离。

    (7)推杆,首先,要学会看线,依靠经验的积累,掌握果岭起伏程度和滚动速度;其次,手腕一定不能动,上杆幅度小一点、送杆距离长一点,左手不能后拉,保持线路平直;最重要的是,击球前后千万不能抬头,只需要听着球落洞。推,不是敲。

   敲的结果就是球受力出现物理变形。我们是通过上杆幅度来确定球的滚动距离的,从下杆开始到触球前,杆头是逐渐加速的,越远的推球,触球的时候杆头的速度越高。杆头在触球后必须继续加速,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贴着球向前“推”的效果。所以送杆的幅度会比上杆的多。】

    3、真切感受:要打好高尔夫,平和稳定的心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1)一开始,总以为虽然四个月没有下场了,但是纸面上的领悟很多,练习场上也有不错的感觉,于是乎总想着争取打出个好成绩来。按照LP的话说,前几洞的我那副模样就象“打了鸡血”一般地兴奋。结果呢,上来就是+2、+3、+4,不要说Par了,甚至+1都是可遇不可求。

    现在想来,真如球友们也说的,不仅仅需要练习场勤学苦练掌握好击球要领,更需要在实战场上多打、多打、再多打,方能得到扎实的提高。学球将近一年的时间,我才下场七次,四次全场三次半场,实在是少、太少了,就这么几次又如何能够打出成绩来呢?所以说,凡事,欲速则不达。

    (2)同上,LP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几个月没有下场了这次就算作一场热身吧,不要总是想着前一洞的成绩,不要总是想着怎么怎么打得更好,每一次击球前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现场反映,确实,上周五刚刚感悟到的要领都不应该多想,上一洞的失误都不应该跟在脑子里,这一洞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平和、稳定、有节奏,效果不会错的。

    (3)二号洞,刚刚站上Tee台的我忍不住就说,“这个洞我从来就打不好,开球不是OB就是下水,总是+3、+4什么的”。话音刚落,嗬,一个大右曲,OB,+2,再一个大右曲,OB,+4,再来……一个左直线,下水,还没上球道就+5了,然后,又切过了,又切短了,直至刨了老半天才上到果岭,……最终,让球童仔细算算,咳,13杆!居然一个洞打了13杆!

    呵……虽然球道稍稍有点窄,可是几乎直线,其实这个洞也不难呀。在我自己的心理暗示之下,真就成了我的“魔鬼洞”。按LP说法,只要照着前面的开球表现,应该都不是这样。~~还是,不自信,然后,竭力想要打好,然后,动作乱了。

    呵……前天看新浪博客,有人惊呼自己一个洞打了13杆,自己紧接着就跟上来了!可不,就是OB接着OB,然后下水,然后心态自乱,的缘故。

    (4)细致想想,或者眼睛盯不住球,或者上杆时起身,或者用手臂打球,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太过想要打远太过想要发力。

    从现场情况看,真如球童所言,我的击球距离真不是问题。虽然我打白Tee同组高手打蓝Tee,可是开球落点我不仅没有落后甚至往往超出他们十几二十码,算算,几乎就是白Tee与蓝Tee本身位置的差别,那我可不就跟别人一样了么?特别注意到的是,八号洞,白Tee,367码的距离,开球后只剩下不到140码,球童拒绝我用五号木说七号铁足矣,推算起来我的开球也有将近230码了。而且同组一高手也说我的“爆发力挺好”。于是,再一想,恐怕我是看新浪博客太多,总是被那些人的自我要求所影响,总是想着260、280、300什么的,可那是北方人呐,甚至,是职业高手的距离。所以说,练习场上总是追求距离、总是想要打远,真的错误了。

    如此想来,真的,真的,对我来说,距离并不是最关键的,方向才是!!!

    (5)同组有高手,难免注目。球童却几次叮嘱我,“不要总想着学习同组球友的动作、打法,他们打得好是他们的,自己平时怎么练的就怎么打,如果被他们影响就会把自己给打乱了”。

    想想确实。毕竟他们都五年左右的球龄了,较之我不仅仅是一两个档次的问题,而且很多感悟也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的临场指点也只是涉及到某一个方面。仅仅是关注其中某一点,仅仅是在一次下场中想要既改进这儿又改进那儿,对自己打好下一个球有害无益。

    关键是——要在练习场练好每一个环节的动作,要在每一次下场时稳定打出自己的现实水平,然后,依靠下场次数的增加来不断提高成绩。

 

    不管怎样,四个月来第一次下场,和LP一起,很累,更很愉快。

    欢喜这样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