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为什么不能干油漆工?
近日媒体曝光北大硕士生当油漆工之事,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联想到前期有大学生、硕士生当屠夫、清洁工之事,也被作为“文化贬值”、“教育悲哀”炒作得热闹非凡。硕士生为什么不能干油漆工???对此,我想说:工作没有高低,职业不分贵贱,关键是人以什么心态去做,去看。
第一,人的文凭高低并不等同于人的素质。你有高文凭,高学历并不包括你的心灵与身体健康,并不代表你的独立生活能力强,并不能看作你有社会实践经验。书本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没有经过实践的摸索与积累就是空泛的。何况众所周知的中国教育这么多年来沉溺于流程式、灌输式,学非所用,学而无用的现象有目共睹。
第二,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要借助职业来生存和发展。从本质上讲,职业本无优劣之分,任何职业具有同等社会价值。重要的是要在职业中获得快乐与成功,这既是一种职业能力,更是一种内心境界。如果你没有平和的心态去适应社会,去待人待事,没有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与行为操守,没有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没有正视困难与艰辛的勇气,那么,无论你文凭多高,毕业于什么名校,什么事情都难以做好。
大家应该熟悉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的成长史。她妙龄时期在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上司安排她洗厕所。面对又脏又臭的工作她困惑苦恼。这时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喝下去。这位前辈敬业精神给了她心灵一击,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由此成就了今天的她。
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伊拉克的一位大学生当邮差。他既要躲避枪林弹雨,还要躲避族与族之间的攻击与绑架。可他不顾生命危险,坚持努力把信件送到每一家。他的信念是:战争期间,一封信一个亲朋的消息都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与生存的勇气。试问这种心境这种敬业的精神你能够做到吗?如果能,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你的人生旅途上还有什么逾越不了的障碍?那又何必纠缠于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毕业后的职业选项呢!?
第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是靠“后台”“靠山”维系与支撑,它靠的是人们脚踏实地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今天你有“后台”有“靠山”,你不用努力就能干别人羡慕的工作,随心所欲,不用努力不用奋斗就能坐享社会资源,春风得意。可是有句俗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有靠自己才不愁。一旦“后台”、“靠山”一倒,你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你就会感觉天崩地裂世界末日来临。
只要你稍微留意,靠“后台”“靠山”生存而自己不努力的人能够辉煌多久?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大家看到的只是他今天的成就与辉煌,殊不知他们为了今天付出了多少艰辛与磨砺!
我几年前遇到一位三类学校学理工的大专毕业生,父亲重病需钱治疗,自己只身来此人生地不熟。我看他一脸朴实的无奈,了解情况后我给朋友讲好话推荐他到重点工程指挥部做杂工。并且强调:“这工作做得不好随时会辞退。这虽然是临时机构,但知识面宽,社会接触面广,关键是你想怎么干。”他从接手的第一天起,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还力所能及的协助别人,单位电脑坏了,他利用休息时间逐台修好。不怕挨“冷脸”,主动虚心请教他人。随时把在工程中了解的情况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同时不断结合工作需要自己学习考级。几年时间,他靠自学读了研究生、考了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取得了好几个工程方面的资质证书。不但在现场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在原来弱项的文字能力方面飞跃进步。这次市政府机构改革,所有工程指挥部撤销,只从原来的好几百人中挑选部分骨干,成立一个重点工程建设局。许多靠“关系”在指挥部混日子的人“如丧考妣”,他却成为“香馍馍”,好几个单位主动找他征询调动转编的问题,他最后选择了一个拿年薪的业务部门。
第四、学习文化掌握知识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高的整体需要,是你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效力国家应该掌握的基本基础。不能看成你对社会对国家索要待遇的砝码,更不是理所当然作为坐享前辈积累的社会资源的借口。
目前世界上读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的有几个?何况中国是具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这样一个摆脱百年军阀混战,从外敌奴役中挣扎出来的国家,这样一个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国家,这样一个抵抗住外强吞并部署,承载着太多艰辛太多的困难太多的希望太多的奢求的国家,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有文化有素质,能够正视困难与艰辛,面对挑战不屈服,沉着奋进的民众,而不是依附在“母亲”的躯体上,不能断奶的儿女。
有人说,一个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出来不容易,特别是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投资,所以就应该另眼看待,应该学以致用,使他的家庭他的努力得到回报。可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学有所长,又不“眼高手低”,金子总会发光。如果看成投资,那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投资:你有文化,你看问题、看世界、待人接物的思维与能力就相应提高,这种提高对你做人做事有帮助,小则惠及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后代,大则利及社会、国家。
中央七频道的节目有一期谈大学生创业。讲得是一个23岁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小镇上创业,选择了做“粽子”。同样是粽子,但她做出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对市场分析和了解,把握了粽子的商机,研制出自己的品牌粽子。其特色加上诚信,她的粽子一年四季都有人喜欢吃,并且供不应求,陆续开发了链锁小店。试想,若是她也如同其他人那样,这样看不起那样不能做,除开整天怨天尤人外还能有什么???
总之,文化知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部分,文凭是人在某个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记录。工作、职业是考验你的心态,测试你的处事能力,磨炼你的耐心、毅力,消耗或者点燃激情的平台。职业不论高低,工作不分贵贱,行行出状元!你若能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待事,各行各业都能安身立命。心中有个太阳,笑就灿烂!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人人都以学习知识为荣,人人都以回报社会、国家为本,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真正离腾飞不远了!
拟写于2011-3-10日
—————————————————————————————————————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
怀念冰凌花
中秋情殇
“道德”,一个不得不谈的沉重话题!
感谢你!周庄
我燃一柱心香,祭拜于天地间
令人震撼的“人生公园”
天灾与人灾
莫让劳模称号贬值!
当前值得警惕的几种文化现象
今天是你的生日
一份厚重的爱!
难忘的祝融峰之行
贺网友辛中正《伏羲传奇》诗
赞画家冯允甫画作
品书画家李德哲画作《朗月》有感
修桥
静静地“哈丹格尔”峡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