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角落]以前清明时节最拥挤的巷子哟(42P)


标签:
黑芝麻胡同何纸马胡同北京角落旅游 |
分类: 影藏博览 |
为啥清明时节巷子里人多呀,为什么这条胡同原来称之为何纸马胡同呢?因为在明朝时这条胡同里制作祭祀用的纸马铺很多,更以何氏做的纸马最有名,故称之为“何纸马胡同”。明代时称之为何纸马胡同。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西侧有个黑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内的13号带花园的建筑四合院很有名,该宅最早的主人是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刑部尚书、四川总督奎俊。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孟余曾在此居住,现为某单位宿舍,里面已经是座大杂院了。挺可惜的……
▲NO.1P挨着南锣鼓巷,黑芝麻胡同东口就很热闹,游人们总要了解每一个胡同的轶闻旧事。
▲NO.2P这里留下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南国的美女的幽香哟...
▲NO.3P黑芝麻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内,明代时称为何纸马胡同。
▲NO.4P透过院门可以看到院子里北京人的生活景象。
▲NO.5P残破的院门、门墩儿对外来人有足够的吸引力哟
▲NO.6P
▲NO.7P老院门、老墙、雕花的门头庄子都是老物件哟
▲NO.8P历经沧桑的老树,每一道树纹都是历史的写照。
▲NO.9P
▲NO.10P跟着两位美女走到了这条胡同最有名的13号院...
▲NO.11P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13号院原为一座带花园的建筑,东为花园,西为住宅。该宅建在七级台阶上,共有五进院落。大门一间,带雀替,两旁有抱鼓石,门内有影壁,西边有屏门通倒座院,倒座十二间,合瓦清水脊顶。北为二门,一间,亦带雀替,两旁有抱鼓石,过厅房八间半(含二门)。
▲NO.12P黑芝麻胡同13号是个很不错的四合院,据说该宅最早的主人是奎俊。说起这个奎俊,那可不是一般人,奎俊,清末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蒙古族。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著名清朝大臣,书法家。光绪十四年(1888)任福建兴泉永道,旋升福建按察使。1889年任山西布政使,1891年任山西巡抚,1892年任江苏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授四川总督。二十六年(1900)署成都将军。后历任刑部尚书(1903)、吏部尚书(1905)、内务府大臣(1906)。宣统三年(1911)责任内阁成立时,为奕劻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
▲NO.13P
▲NO.14P门在高高的台阶上,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对面是高大的影壁。
▲NO.15P院内虽搭建了一些小屋,但大体格局还看得出来。共五进院落,都比较完好。
▲NO.16P在厅房五正房间有一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此门将整个院子分成内外宅,垂花门三面有屏门,东西屏门连接院内抄手廊,廊均带坐凳栏杆。三进院内,正房三间,左右各有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合瓦清水脊。四进院只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均带走廊。五进院为七间后罩房,前带走廊。
▲NO.16P
▲NO.17P此宅建筑有一特点,即走廊的廊柱和各房的檐柱,都比《营造则例》上规定的要粗大的多。
▲NO.18P
▲NO.19P
▲NO.19P
▲NO.20P
▲NO.21P
▲NO.22P
▲NO.23P该宅最早的主人是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刑部尚书、四川总督奎俊。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孟余曾在此居住,现为某单位宿舍。
▲NO.24P
▲NO.25P黑芝麻胡同小学地处东城区鼓楼脚下锣鼓巷四合院保护区内。是一所公立学校。始建于1923年,是旅京湘人蒋水生在黑芝麻胡同创设的中华女子职业学校。1949年经市政府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私立宏仁小学”;1954年改为“煤炭部煤炭管理局子弟小学”;1958年由东城区教育局接管后改名为现在的"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1978年成为东城区重点校。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亲自为学校提写校名。2000年9月,东城区教育局又将前圆恩寺小学和宽街小学(部分)与之合并后统称为“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NO.26P胡同内特色店铺很多。
▲NO.27P
▲NO.28P胡同里不缺美女,给古老的胡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NO.29P
▲NO.30P
▲NO.31P
▲NO.32P对外地人来说,胡同成了纳凉、消暑、休闲的好地方
▲NO.33P这里还能喝到海南的鲜椰子汁儿。
▲NO.34P黑兄弟也成了“小贩”哈,还不让拍,俺偷拍滴
▲NO.35P镜头前美女忒自信哈
▲NO.36P
▲NO.37P
▲NO.38P熙熙攘攘的人群打破了胡同原有的宁静哟。
▲NO.39P
▲NO.40P
▲NO.41P
▲NO.4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