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皮视界]用“北京作料”炒盘“菜”(31P)


标签:
北京礼物北京旅游品设计沙皮视界 |
分类: 时尚工场 |
用“北京作料”炒盘“菜”还能当礼物获奖。“北京礼物”是盘菜,要想获奖,说白了就得和别人一样拿北京那些“作料”换着花样儿炒哟,还白用北京那些“作料”哈。今儿来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上看看那些获奖的作品究竟咋成北京新“菜”啦。
▲NO.1P 2012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奖杯
▲NO.2P 北京的中轴线当“作料”白用还能那金奖哟。体现了北京的地域人文自然特点及地貌元素和内涵。具有文化收藏、时尚消费、旅游留念的价值。介是盘北京小碗干炸的“炸酱面”哟,有八盘“作料”任你选。
▲NO.3P 一件素色T恤上用素描的方式堆砌了北京老景儿,素雅、简洁、时尚和印制经济。有点儿像一碗北京豆汁儿,朴素而不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道。设计在于巧妙、独特,传统工艺推陈出新,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时尚性强,融情感、消费于一体;
▲NO.4P 女孩儿的钱包、钥链包点缀北京特色的形象也能获奖哟。真像一碗南锣鼓巷的奶皮奶酪哟。
▲NO.5P 北京脸谱再熟悉不过了,排列在一起穿起来创意很新颖、独特,技艺或品种独创,传统工艺推陈出新,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介是一盘北京炸灌肠哈。
▲NO.6P 记得俺玩毛巾时,那时,在小方巾上提花一套北京景物,那套提花方巾曾获得过旅游大赛铜奖,现在普通的毛巾通过绣上北京元素外加别致的包装很完美的把普实用品创意出铜奖作品。
▲NO.7P 介有点像老北京的一道小吃“驴打滚”哈。京冠毛巾作品有一定的实用和收藏价值,易于携带。寓用于乐,包装方式、材料和色彩应用合理美观,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应用性。
▲NO.8P 介酒是实打实宴席上的贡品啦。酒类获奖更具有实用和宣传性。
▲NO.9P 你看这像不像北京梅元的甜水杏仁豆腐?鸟巢形象器皿的开发具有极强的商用旅游和文化传播价值。文化性在于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有民族特色、时尚特点和北京地域文化特征。
▲NO.10P 介饮水瓶极像北京的红牌“小二”。那件饮水瓶上的鸟巢配以雅气的银灰色荷火火炬冉冉升起当盖子。用北京特定的典型事件当“作料”,让饮水瓶内涵了极强的新北京印记。
▲NO.11P 矮油。真像上的一道冷菜拼盘。这个大剧院外形当元素,形成了人们手捧“剧院”暖心窝的创意特色,工艺精良,用材合理,加工质量高。绿色环保,制作精湛,传统技艺应用到位。
▲NO.12P哈,这一看就是皇宫里的一道“豌豆黄”。 一块方形貌似“皇城”的手表造型,给出了北京地貌特点和几年价值。
▲NO.13P 琳琅满目的作品各具特色。
▲NO.14P 吴冠中的作品“四菜一汤”哈,被开发出衍生产品很成功。
▲NO.15P 北京“作料”的鼠标垫、筒等系列极像一道就酒的地道”酱牛肉“,非常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色。
▲NO.16P
▲NO.17P看着图形,真像一盘拌苤了丝哟。 伞具与提袋利用经济型工艺创意出新的北京符号,用“料”普众,像是大众爱吃的一道“鱼香肉丝”哈。不贵还好吃。
▲NO.18P ”芥末墩“文具堆出了金奖哟,
▲NO.19P 棉毛织物也是盘”菜“,具有时令性和养身价值。
▲NO.20P 北京京剧元素配饰极具京城的风尚,像一盘红白相间的京白梨丝哟。
▲NO.21P 圆明园的印记也上到了茶杯上,很有地域特点和纪念价值。
▲NO.22P
▲NO.23P
▲NO.24P
▲NO.25P
▲NO.26P
▲NO.27P
▲NO.28P
▲NO.29P
▲NO.30P
“北京礼物”在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大行其道,真的很给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