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皮视界] 青花旗袍是“瓷器”(34P)


标签:
青花瓷旗袍李晓峰装置个展三里屯瑜舍酒店沙皮视界时尚 |
青花瓷衣?还真没瞅见过。但在北京,说到“瓷”,那嘎七马八的说法多了去了,原本俺从上海飘来啥都不懂,撞上了还真掰不开镊子,后来慢慢跟着北京人一块混,才慢慢知道些,再遇上说北京方言的,脚底下不拌蒜了,长了行市也就跟着一块焖得儿蜜啦哈,倒是交了几个“瓷器”,啥?北京方言管好朋友,铁哥们叫“瓷器”;管拉近乎,搞好关系叫“套瓷”;表示关系特别好,叫“铁瓷”;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讹人骗取赔偿的叫“碰瓷”。介回咱们赏了李晓峰“青花瓷旗袍”装置个展还真知道了些和“瓷”相关的北京方言哈,就像北京方言一样李晓峰的“青花瓷旗袍”一样精彩,有味道儿,咂摸着真有北京卤煮的味道儿哈。
▲NO.1P走进三里屯北区的瑜舍酒店就被大堂中间的红色雕塑所吸引,雕塑为青花瓷旗袍,情态各异,耐人寻味。整个大堂的装饰风格简约富有当代气息,客人进了酒店就像进了798艺术区,大堂放着由青花瓷片做成的青花瓷旗袍和中式上衣。
▲NO.2P古青花瓷碎片拼成的艺术品是湖北艺术家李晓峰的“北京记忆之一”及“北京记忆之二”,造型独特、工艺精緻,仿似中国传统旗袍和中山装,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NO.3P李晓峰的作品是几经推敲才最终成型的。他的朋友在建筑工地发现蓝白色的明、清朝古青花瓷碎片,李晓峰不舍得摒弃,决定将瓷片用银丝焊接成衣服,按衣服实物尺寸设计出这批“可穿着的艺术品”,优雅之余极尽创意。
▲NO.4P李晓峰“瓷衣”
▲NO.5P 作者2003年毕业后,使用了不同的材质创作了一组中国水墨风景画。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画家的创作心境,他开始接触瓷器上的绘画,一种完全不同于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它们简单质朴,与我本人的心性更契合。当他逐渐收集了越来越多的瓷片,利用它们来创作作品的想法就在某个瞬间蹦了出来。
▲NO.6P当完成了第一件中山装的时候,作者意识到作者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创作领域。它的外在形式与之前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但却有着更本质意义上的联系。这里有更多值得我探索研究的东西。
▲NO.7P最初作者就希望这件艺术品可以被穿来进行行为艺术表演。2004至2005年间,他曾进行过多场行为艺术表演,而瓷衣无疑是用于表现的最佳载体之一。
▲NO.8P第一件瓷衣作品是名为“北京记忆”的中山装,意图在于以艺术的手法,将那个时代的精神提炼至一个新的高度。至于作者是如何发掘这些瓷器碎片的……
▲NO.9P每个人都知道北京是个大城市,如今的北京就仿佛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地产开发商们将各处的土地都重翻了一遍。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来自唐宋元明清的瓷器碎片得以重见天日。
▲NO.10P瓷衣雕塑的创作心路
首先,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雕琢的过程。作者必须不断重复从草图创作,到构图调整,再全部推翻重来的过程。有时候,他会直接利用橡皮泥与金属丝来制作模型。在确定使用哪个时期的瓷片之后,他会开始区分图案的颜色,然后将选出的瓷片按大致的位置摆放,并逐一打磨与抛光。这是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作者必须同时关注总体的效果与每块瓷片本身的图案色彩。最后则是要将这些瓷片拼接牢固,并完成最终的调整。
▲NO.12P
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来完成一件瓷衣作品,总共使用了300多块瓷片!如同作者过去的油画创作一样,当一个艺术家全力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绝不会计算自己画了多少笔或者用了多少色彩。重要的是能够达到最终期望的效果。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在创作过程中保有的习惯。
▲NO.13P使用电脑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它能虚拟出真实的效果。但相较于传统的瓷衣的创作过程,因无法亲手触摸每一片瓷片,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与古人在精神上的沟通。
▲NO.14P无论如何,藉由这次为创作印花瓷衣,终于有机会实践了作者全新的设计构想。其实,在“旗袍”作品问世后,作者已经开始考虑用烧制这一手法来进行新的创作。利用塑形的过程与瓷片上的图案,能够更好地表达我的创作想法,也为实现作者的创意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
▲NO.15P当我们近距离仔细欣赏这些被铁丝穿在一起的瓷衣时,不禁为作者缜密的创作态度和纷繁持久的创作过程所折服,要知道那些都是废瓷片哟。
▲NO.16P 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在自己展现给别人的有形无形的视野里一种生活的态度,李晓峰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NO.17P在那每一个背影中俺仿佛看到满地的瓷片被一片片捡起、串成并最终形成美丽的梦境......
▲NO.18P每一块瓷片都那么有历史的积淀,那是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浓重痕迹哟。
▲NO.19P那种震撼让人无法平静......
▲NO.20P那种让粗糙的瓷片变成绵绵有型的温柔该是多么令人咂摸和崇敬。
▲NO.21P
▲NO.22P 那个美臀因瓷片而更加经看哟...
▲NO.23P
▲NO.24P
▲NO.25P
▲NO.26P 那脸部的衔接犹如女人贴上的面膜,给人揭开后的暇想...
▲NO.27P 丰满圆润的胸部让瓷片变得那么富有柔软和感性...
▲NO.28P几百片瓷片支撑起一个翩翩起舞的魅影,那是作者舞动的思想给了作品的灵魂。
▲NO.29P让瓷片绽放是一种“碰瓷”的果敢创想。
▲NO.30P 我们如此近距离的感知古瓷片已经成为我们的“瓷器”。
▲NO.31P 不想“碰瓷”,但“瓷衣”真的很让人被“套牢”哟。
▲NO.32P 青花瓷画很震撼,
▲NO.33P
那是多少青花瓷片编织成的,在浩瀚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魂......
▲NO.3 再一次向这些青花瓷旗袍及作者李海峰作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