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

(2012-05-14 05:06:14)
标签:

精神的容器

蔡志松、王兴刚

作品联展

精神容器

艺博画廊

沙皮随拍

文化

分类: 时尚工场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直感是:“小容器-大精神”仿佛聆听凝固的音乐,感受隐匿的精神-- 一种作为精神性表达的雕塑方式看了一个雕塑展,作品已经超越了古典式的主流趣味,成为了一种表达抽象精神性的语言方式。由西门子家电艺术空间邀请蔡志松、王兴刚两位雕塑家带来的“精神的容器”雕塑作品联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拉开帷幕,著名青年艺术家王兴刚广受欢迎的《追》系列作品,这让俺想起来,在798艺术区里经常被人模仿诙谐动作的那尊雕塑原来出自这位艺术家之手,《追》系列作品有个更长的题目:《是什么让我们的步调变得如此一致》,表现了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文化、生活领域都在向一种单面社会发展的趋势。王兴刚的作品通过更为诙谐、幽默的符号化的形体组合体现出来现实的戏谑,实际上隐喻了某种中国人的现实精神切片,但是又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1雕塑家王兴刚的“追”系列作品比起文字来,更善于用作品说话。借助艺术家的双手,那些无动于衷的泥巴变得活跃起来,它们把我要说的话恰如其分地显现出来。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2P作品《追》系列作品,其实它应该还有一个更长的题目:《是什么让我们的步调变得如此一致》。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中提到,现代社会由于工具改进,技术进步和物质富裕,我们接受和被迫接受的事实是,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使它更合理一些的东西,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文化、生活领域都发展成了一种单面社会。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3P“向钱看”似乎成了社会的趋同,以及多数人的终极价值。我们排着队,在物欲的压迫下,齐刷刷地奔着小康,我们心事重重地计划着未来,我们被这股激动人心的热潮推搡着,不由自主。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4P如果说作品是一个人的心迹的视觉显现,我更愿意把我的作品看成有着独立个性的存在之物。它即在我的双手的把握之下,又在引导着我的双手如何拿捏,泥巴是有生命的,泥巴也是有思考的。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5P经过多年来的感受与反思,王兴刚意识到了农民的这一主要症结。这一认识,在他的雕塑中体现了出来。他采用了象征化的语言来表现他们。千百年来样式无多大改变的棉袄、棉裤,外加建国以来生产的解放鞋,将这些依然带有浓郁的前现代农耕文化气息的农民的存在状态呈现出来。有意擦刮、堆塑出的泥土剥落痕迹,以及土黄色的敷施所强化的“泥性”,突出了他们与土地的密切关联抑或生死与共,同时也显露出了眷恋乡土的作者始终挥之不去的“大地”情结。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6P他吸取了中国汉代雕塑举要治繁、复尚简约的造型观念,对动势、韵律、体块加以强调以突出神韵,为此乃至不惜夸张、变形,而其它部分则一笔带过。如此,那种在当下的消费主义主导文化的驱动下盲目跟随的从众心理态势得以突出。在他的雕塑中我们看到,这些农民们目露迷惘,却在被激发、催生出来的欲求之驱动下狂热向前,步调整齐划一而唯马首是瞻。但令人心惊的是——在最前方作为领跑者的农民也是一样的迷惘无际。于是,当他绊、跌、摔、落时,追随者也共进退、同起落地遭遇相同命运。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7P现代性是一种在立足于今天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想象性规划,而这种种美妙规划是乌托邦还是未来实景,又都取决于主体在每一个稍纵即逝的今天的现场中的行动,依赖于主体性。如果说性格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那么,等待盲目跟从、追随者的未来、命运是什么?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8P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9P在蔡志松的作品中,《故国》系列被处理成了如马约尔的作品那般的静穆,但是其内在所蕴含着的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精神史,它在静止的表象下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等待爆发的力量。

[艺博画廊]步调如此一致的精神切片(10P)NO.10P就像文学不同于影视作品一样,文字之于视觉的间接性体验,形成了文学的各种形象塑造和心理描写手法的多样性;而雕塑在古典艺术时期,也因为形体塑造的直接性而被视为没有绘画式的艺术纯粹性。在雕塑进入现代艺术阶段之后,对于实在形体的精确塑造不再成为它的主要目的,于是雕塑也获得了某种间接式的形象象征性。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雕塑家不再拘泥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载体的个体准确性,而是追求一种更具有广泛意义的“符号”的特质,由此,也就更加具有了对于精神性描绘的“本质”准确性。直感是:“小容器-大精神”仿佛聆听凝固的音乐,感受隐匿的精神-- 一种作为精神性表达的雕塑方式
 

王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