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画廊—用“水滴”点燃“激情火花”(27P)


标签:
史津华作品水滴激情火花艺博画廊今日美术馆22院艺术区文化创意 |
分类: 时尚工场 |

哈,昨天在和一位非常能干的文化产业老板兼作家策划一个极具地域厚重内涵的产业园区文化项目时,俺絮叨的过程还真“飘”了起来,因为那片产业的概念真的是可以用“飘起来”描述不为过哈,很期待那个诺亚方舟能够扬帆起航,那里应该承载俺的一点点智慧就很棒哈......
“如果真能飘起来”给了昨天拜访的博友飘飘欲仙的感觉哈,接着朦胧的那种感觉俺在周末刊发一组来自纽约的美华裔艺术家史津华“水滴”点燃“激情火花”的美艳作品让“飘起来”的感觉舒服到“激情火花”的高潮程度,冬天里的那把火花在寒冷中绽放哈……

▲NO.1P美华裔艺术家史津华个展:用“水滴”点燃“激情火花”
美国华裔艺术家史津华将“激情火花”系列的个人画展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画廊展出。 这些油画作品皆用了“水滴”作为构图元素。那一个个或大或小、或静或动、或正圆或椭圆的“水滴”,可以说,是史津华的一种独创色彩语言,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活力”,还隐喻了创作者的思维、情绪、情感。观者在观看史津华的画作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史女士的艺术作品,有话要说。他们感受到“水滴”中的“激情火花”。

▲NO.2P史津华的“水滴”心声甚至传到了联合国纽约总部。2008年2月份,史津华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展出了16幅战争题材的作品,每一幅画都点缀以无数的“水滴”。“这些‘水滴’是那些经历战争创伤的人们的泪水,”史津华说,“我希望这些眼泪能够感动政治家,人们能在泪水中祈祷和平,展望美好未来。”这次的画展,好评如潮,也成为了史津华创作风格的转折点。自那以后,史津华的艺术激情从写实画转移到抽象画上。
▲NO.3P在展厅门前摆放的巨幅作品《自画像》被策展人Michael称为“最成功”,也是史津华抽象画风的典型代表。Michael认为,史津华的画“有想法,很耐看”。而前来观展的一些本土艺术家对史津华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史津华领先了当代中国艺术,她的画风新颖、活跃。史津华的自评却很谦逊:我的画很简单,点、线、面,拆分后再组合,表现了人类的情欲升华。
▲NO.4P《自画像》中呈现的三种不同形态“水滴”、“火花”、“圆点”,各自代表了史津华画作中的三大灵魂,“平静”、“激情”、“思考”。
1998年,史津华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第二年便移居美国加州。作为一个美国华裔艺术家,史津华对祖国的艺术发展一直有密切关注。她为中国艺术家不断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感到欣喜,她也为国内艺术家画作仍稍显沉重而忧心。
▲NO.5P
▲NO.6P
▲NO.7P
▲NO.8P
▲NO.9P
▲NO.10P
▲NO.11P史津华《彩虹鸟和年轻人》
史津华Carle Shi的“激情火花”系列作品,突出地展现了她在现代美学上的研究成就。大师在联合国展出的作品,其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理念得到了人们高度赞赏。此次在今日美术馆展览的作品《丛军》和《自画像#1》进一步自由地解放了她自己的绘画理念,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个人风格。她的作品以点、线、面的再发展突出地将人体分开再重新组合,并分别在不同的几何形状上以静止的点、椭圆形,和气泡这三种图像符号隐喻情感,挑战性地赢得了她的独创性。艺术家用她独特的色彩语言,温暖的调色,和冷色图案真实地渲染,并平衡了全部作品的主旋律。
▲NO.12P
▲NO.13P
▲NO.14P
▲NO.15P大师的作品“翡翠眼睛”强化了她独特的艺术语言、理念,创造了优美的曲线,将抽象与写实相互交织融合。画中那双充满神秘感的眼睛,其深沉又活泼的气息令观者不禁驻足良久。史津华Carle Shi没有任何刻意地去描绘,只是在自由地挖掘灵感,试图唤起真实的情绪,让情感再现。
▲NO.16P
▲NO.17P
▲NO.18P
▲NO.19P
▲NO.20P
▲NO.21P另一幅画《紫罗兰幻想》,蓝色和紫色相平衡,画面中球体像滚动的、抽象的泡沫,还有画面中的眼睛,或睁开或闭上……各元素在组成时构成了视觉上的冲力,且色彩相互制衡,在冷静和激情之间,留下了美。
▲NO.22P
▲NO.23P
▲NO.24P
▲NO.25P
▲NO.26P
▲NO.27P史津华Carle Shi的作品,朝气蓬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在色彩学上的认识,并在色彩上寻求到了与情感紧密沟通的可能性。她准确地表达了人们的思维、情绪和情感。当然,每一个观众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情感经验去寻找色彩,但至少可以说,史女士的艺术作品,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