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角落] 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2010-11-08 05:07:04)
标签:

秋竹虚心霜难侵

一叶枯竹知深秋

北京角落

竹林深处

三里屯village

分类: 城市地标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P 北京香山的红枫和银杏儿绝品知名,但偶然间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三里屯村)北侧新开发的地界儿发现了一排只有南方能看到的竹子,在深秋劲风拍打下开始变得秋色凝重,残斑迹迹,韵味十足,犹如曾经品过的水乡绍兴的加饭和女儿红那般醇香润绵,虽然秋风劲,已然黄金夹哈……

此时,俺迎着泛黄的调子用2.8大光圈的镜头微距拍摄,获得了意外的效果,那迷离的世界中惟独凝住的精彩在虚幻的衬托下胜比南方的青竹婀娜多姿哈……

南国的青竹曾让我心留沁香,能在北京地界儿欣赏到绝色秋竹实在是一种秋之风雅哈,能踩过来分享的博友有一个算一个都沁心了那种莫名的风雅啦,慢慢品茶风雅哈……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P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步入竹林,疏影横斜,显得格外寂静,,竹子是沉静的;深呼吸,闻到了浅浅的香味,而且很自然,,竹子是清香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3P 竹子并没有一柱冲天,也没有刻意追求形状,似乎是很随意的长在泥土中,,竹子是随心所欲的. 虽然竹子不算粗大,但风吹来,它只是摇一下,用叶子向风招招手,,竹子是坚定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4P 靠近观察,发现竹叶都是下垂的,哦竹子是谦虚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5P 到了一个以竹子为特色的饭馆,在这里,证实了竹子的空心,,竹子是虚心的;品尝用竹子制成的小杯子为容器的傣家菜,汤中渗透着清新的竹香,,竹子是香进骨子里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6P 品尝完一杯,便觉五分饱.随后又发现,很多佳肴都放在竹杯里,,竹子是胸怀宽广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7P 看到用竹子做的扁担被沉重压弯了腰,,竹子是谦卑的;又看到许多其他农具也是用竹子做的,,竹子是勤劳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8P 来到河边,看到简易的竹筏,,竹子是随遇而安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9P 耳中传来用竹乐器演奏的乐曲,,竹子是神秘而美丽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0P 我不由得沉静了下来,渐渐地,我的神思开始漫游.进入文人的诗卷,一个个挺拔的身影,那就是竹子,仿佛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壮士,,竹子是激亢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1P  秋竹虚心风霜难侵,夏荷多丝污泥不沾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2P 翻开记忆中画家的画卷,发现画家们对竹的勾勒,总是以潇洒的形象呈现着,,竹子是潇洒的.竹子是高深莫测的,它集中了很多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它却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3P 秋竹虚心风霜难侵,夏荷清傲雨露未扰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4P 秋竹虚心风霜难侵,春兰含笑流俗不与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5P 秋竹虚心风霜难侵,冬梅傲雪苦寒自香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6P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而今,我们也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旺盛的生命力。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7P 秋天的雨是缠绵甜美的。秋雨沙沙,如泣如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离别的忧伤,独处的孤独。秋雨打在黄叶上,就是这轻轻的一击,柔弱的黄叶也经受不了,随着秋雨飘飘悠悠、无可奈何地落下来,宛如一只只黄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8P 秋雨落在竹叶上,枯叶便披上了金衣,在雨中,它微微颤抖,似乎在向人们招手一切都那么甜美......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19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0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1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2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3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4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5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6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7P 在大连,有个专门用名字写藏头诗的人,他就是秋竹。号称“中华一绝”——用个人姓名、夫妻情侣合名及企业店铺名字作诗”。其中一首秋竹自题藏头诗这样写道:

秋逞雅韵笔墨香/竹存直节溢芬芳/写知名字真实意/诗点人生大文章。

从诗的起句可以看出,每句的第一个字是:“秋竹写诗”,而且也让人感觉得到作诗人,自我要求很高,要写的是人生,要写的是未来,是给人以名字“诗点人生大文章”......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8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29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30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31P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NO.32P这就是为俺当"竹模儿"的三里屯VILLAGE(三里屯村)北侧那片儿竹林哦,免费拍哈......

[北京角落] <wbr>一叶枯竹知深秋(32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