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北京(27)•别淡忘了老舍的“丹杮小院”】

标签:
原创京城痕迹名巷旧影老舍丹栃小院人文旅游休闲特色杂谈 |
分类: 闲聊北京 |
近日去菖蒲公园有幸路过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本想到老舍纪念馆拜访,不巧那扇老门紧锁,并堵满了高高摞起的陈书,让我败兴难忍,这可是人民艺术家的居屋名院啊,同时,“老舍故居”还是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的单位,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啊”,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1950
年初,老舍由美国归国。一家人团聚后,老舍想购置一个安静的小院,好便于自己写作。
之后,老舍购置了东城区迺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的一所普通院落,一家人从此在此定居。老舍在这个小院中生活了 16
年,写下了建国后的所有作品。这个小院门开在东南角,一进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南侧两间平房,西面和北面各有一道二门通向两个院子。正面的院子是院落的主体,院子里有两棵杮子树是老舍夫妇刚搬进来的时候种的,每到秋天红红的杮子缀满枝头,胡青因此将这个院子命名为“丹杮小院”。院子正面三间正房是客厅,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东面三间房是厨房和餐厅,西面三间房是三个女儿的卧室。南面的院子比较小,是老舍儿子舒乙的住房。在这个普通的院落里,老舍写下了许多为人民所传诵和喜爱的作品,接待了许多他的朋友们。现在,这个院子成为了老舍纪念馆,向大家展示着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一生。
博文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