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北京(2)• 北京人的特征极精彩】

标签:
原创北京特色北京人习俗休闲文化旅游历史瞬间传统杂谈 |
分类: 闲聊北京 |
我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现在我以我所居住的北京以及我的北京人身份而自豪;虽然,我总是愿意炫耀我的并不标准的带有些卷舌音后膛音的北京话,虽然,真正的“北京爷”嘲弄我“阿拉桑孩宁”把舌头捋直了再说北京话;虽然,我可能一辈子当不了真正的“北京大爷”。记得王朔的一句名言,就是“别太把自己当人”。可北京人有着独特的北京"爷文化"的情怀,真是“太把自己当人”了...
我品,正宗北京人的骨子里总拧着一股皇城根的劲儿,只可意会不可言表...
在北京生活,认识的朋友、同事、邻里和社会交往中不乏北京人的独特气质,你和他们相处仿佛置身于北京人文的一幕幕演绎精彩的章回剧,像在茶馆儿里品茶、什刹海边儿上观澜、酒馆儿里酣饮、胡同街坊间聊侃和怀揣皇城下捏来的蝈蝈般有滋有味儿、流连忘返、魂不守舍...
如果你被一位北京的“爷”撞上了,算你走运,因为,你不需要支付陪聊的小费,无论何地何时何心情,只要你不烦,只要你不想立马儿转身走,你就乐乐滋等着“爷”“开涮”吧,不出一刻钟,你保准被那“爷”“涮”的前仰后到,立马儿血压下降、脏器通顺、心情愉悦。到了,被“涮”被“挖苦了”,还念念不忘下次能撞着这位那忒亲的“爷”...
如果你身边赶上一位怀里揣着“咕儿、咕儿”作响儿的主儿,不用猜,那你肯定遇上了一位燕京城脚下好耍蝈蝈儿的纯正的北京“蝈爷”,你就走运吧,从南到北还没有人能如此近的聆听“蝈爷”从上知天文,到下通古今娓娓道来的“蝈经”,他会从蝈蝈儿的品相到斗架、从蝈蝈儿笼的文化到护养秘籍、从京城哪处能抛来正宗血脉的极品到揣养的经论,精彩到你恨不得去淘换一个自个儿揣揣、品品、把玩儿一下的乐趣...
如果你有一位在旗的后裔朋友或邻居,那你真没白来北京一趟,甚至于你会为北京的礼数着迷而津津乐道,北京人讲“礼数”,北京人顾面子,古道热肠,人缘好;北京人生活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这体现了北京人能在平淡生活中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特质...
你要在北京生活,不用你找,满地下都有愿意和你结交的北京人,容易到“蹲个坑儿”都会聊上一位连姓啥名谁都没搞明白的“北京爷”,“北京男人”可不是随便叫的,搁过去叫“爷”。即便我来北京这么多年,感觉作派已经差不多像“北京男人”了,仍然不敢称比真正的“北京男人”,虽然冷不丁有人幺喝一声“爷们儿”,别当真,那准保是向你打招呼的统称,就像是拍拍你肩膀叫你“哥们儿”一样,大可不必欣喜若狂、堪比“北京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