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侯景梁武帝台城 |
分类: 《皇帝的家事儿》系列 |
【于左】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侯景是朔方人,字万景,骁勇善战,骑射精良,在战场上带兵征战多年,后来成为北齐高欢的亲信,主要在河南一带经营自己的势力,颇有实力。高欢临死的时候,担心儿子高澄无法驾驭侯景,想趁自己活着把他亲手除掉。侯景得知消息,带兵投奔南梁。
此时是南梁太清元年二月,在是否接纳侯景的问题上,南梁的君臣存在着不同意见,最终梁武帝萧衍决定接受侯景,封他为河南王。当时侯景名义上是带着十三个州郡归附南梁,从南宋开始,南方的朝廷一直对中原地带很有想法,梁武帝萧衍当然无法拒绝如此巨大的诱惑。后来的事实证明,收纳侯景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后果是灾难性的。
侯景个子不高,眉目清秀,平时经常戴一顶白色纱帽,穿一件青色的袍衫,喜欢把象牙梳子插在两鬓中间,样子又酷又清爽。他的生活习惯也和别人不一样,把马扎放在床上,自己穿着靴子坐在马扎之上。平时经常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四处转悠,或者手里拿一副弹弓,在树林中射鸟。这样一个侯景还有一个令人恐怖的嗜好,就是杀人时先截断人的手脚,割去舌头鼻子,任其慢慢死去。侯景杀人不眨眼,手段狠毒,令人畏惧。不过,每次打了胜仗,他都把得到的财物全部分给部下,所以将士们对他又敬又怕,愿意为他卖命。
侯景被北齐的军队打败,只带了八百人逃往寿春。经过短时间的秘密筹备,竟然又组织起一支很像样的军队,同时与萧正德秘密联络,太清二年八月举兵反叛。在进军建康的过程中,侯景没有遇到像样的反抗,与萧正德汇合,顺利杀入建康城中,围困台城。
台城的守军非常顽强,因为身陷重围,根本没有退路。侯景的军队建造了飞楼、橦车、登城车、登堞车、阶道车、火车等机械,使用火攻、水攻,堆垒攻城的土山,用尽了种种手段,效果总是不大。
最初,侯景的军队还很守军纪,攻城受困,侯景的后勤供给发生了问题,长久的混战让城中缺少钱粮,城中居民开始互相残食。为了安定军心,侯景开始纵兵劫掠。重重包围之中的台城里情况更为悲惨,疫病流行,死者大半。
各地援军匆匆赶往建康驰援,汇集在京城周围,号称百万。但各路人马之间号令不一,各怀心事,毫无进取之心。换句话说,来的人不少,想打仗、会打仗的人并不多。于是形成一种战争史上的奇特景观,重围之外反重围,互相僵持苦战,比拼的是三方的意志,还有口粮。
台城的守军苦苦等待救援,到了太清三年三月丁卯日,台城陷落。梁武帝萧衍成了侯景的人质,两天之后,侯景以皇帝的名义命令外围的各路大军退兵,自己做了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至此,救援行动彻底失败,大家再围在外面也真的没有意思了,于是各路大军退兵。号称百万的外部援兵,军营相连,旗帜蔽天,对侯景的军队实行了反包围,最终却奈何不了侯景。如此结果,显示萧氏几十年的统治是何等朽败。
经过长期的混乱,城内城外死尸累累,还有许多受伤的人、染病的人,在死尸堆里挣扎。侯景下令架起火来,把那些人不论死活全部丢进火里。浓烟烈火冲腾而上,焦臭之气与呻吟、哭嚎、惨叫交互混杂,实足一副地狱的景象。
太清三年五月,八十六岁的梁武帝萧衍忧愤而死。
这一年的年底,百济的使者来到建康,战火之后,城市荒颓,江山残破。百济使者看见曾经繁华堂皇的都市完全变成了一片废虚,老皇帝也死了,使者站在端门之外忍不住放声大哭,闻者悲伤。侯景知道以后大怒,让人把使者关进一座庙里,不许随便进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