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景帝明英宗 |
分类: 《皇帝的家事儿》系列 |
从明景帝生病到夺门之变,中间发生了许多事,头绪纷纭。比如有人提出过一个方案,是请废太子监国,然后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当时还形成了一个奏本,石亨等人也知道这个提议,他们要建立奇功,采取了更激进的做法。
《复辟录》中有一种说法,大学士王文与太监王诚私下里还讨论过的另一种方案,就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王文在公开场合对大家的说法是:“现在只是请求确立东宫,不知道朝廷中意的人选是哪一个。”
消息泄露出去,石亨等人听到的说法却是:王文和于谦已经派人带着金牌去迎接襄王的世子。徐有贞、石亨等人于是决定立即行动。复辟之后,给王文、于谦、王诚等人定的罪名就是“谋立外籓”。后来真相渐渐明白,王文、于谦的这一项罪名并不成立,二人死得冤枉,可惜真相来得太迟。
明英宗复辟,论功行赏,石亨功居首位,进为忠国公,徐有贞得到一个武功伯,任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张軏为太平侯。
那么,患病的明景帝此时如何?有一天,明英宗在文华殿上召见群臣,喜见眉宇,对众位大臣们说:“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
明英宗说的应该是事实,明景帝的身体确实在好转。明英宗此时说出这种事,似乎他自己有些心虚,以此在大臣们面前显示他对弟弟的关切。大臣们的心态相当复杂,有对明景帝的愧疚,有对个人前程的担忧,心中忐忑,所以没有人应声,一片默然。
二月乙未,明英宗正式宣布,明景帝被废为郕王,迁往西宫居住。二十天之后,郕王朱祁钰死在西宫,时年三十岁。关于朱祁钰的死,《病逸漫记》中认为是被人害死的,实施者是太监蒋安,用一条帛带将朱祁钰勒死,“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
明景帝朱祁钰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一个善良的兄弟,所以明英宗能够保全性命,平安地做了七年的太上皇。但复辟成功之后,明英宗并没有用善意来回报自己这惟一的兄弟,害死朱祁钰之后,给他的谥号为“戾”,这是一个恶谥。此前明景帝已经为自己营造了皇陵,现在被毁掉不用,按照亲王之制把他埋葬到金山,那里通常是夭折的皇子、公主的葬身之地。
明景帝的宠妃都被殉葬,只有被明景帝废掉的汪皇后活了下来,降为王妃,搬出皇宫住进先前的王府。据说汪妃随身从宫中带出来大量财宝,后来明英宗想起自己以前有一条玉玲珑的腰带,问太监刘桓打听,刘桓说可能在汪妃手里,于是派人前去索要。
汪妃不给,把腰带丢进水井里,告诉来人说腰带不在她这里,然后对别人抱怨说:“景帝做了七年天子,连这么几块玉片都不能享用吗?”
这件事给明英宗留下不好的印象,派人把汪妃的财物搜检一空,足见明英宗的苛刻。
清代乾隆皇帝在为景陵题写的诗中,谈到明英宗、明景帝兄弟二人的是是非非,如此写道:“景帝易储信贪位,阋墙尺布竟招嫌”。显然,乾隆皇帝也认为,明景帝因为一点私念而易储,凄凉的结局有一点咎由自取的意味,明英宗则是寡恩无情。
在诗中,乾隆皇帝还为于谦鸣冤,写道:“亲征开衅听权阉,幸得还朝南内潜。不以播迁咎王振,翻因复辟恨于谦。”
■完
节选自《皇帝的家事儿》系列之《该死的亲王》于左 著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转载请注明
■于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