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梅茶帖”赏读

标签:
茶梅花友情文化 |
分类: 《佳茗似佳人》 |
乞梅茶帖
《乞梅茶帖》,顾僧孺与某往来绝笔也。帖在正月五日,十三日,某从娄东归,则僧孺死一日矣。其帖云:“病寒发热,思嗅腊梅花,意甚切,敢移之高斋。更得秋茗,啜之尤佳。此二事兄必许我,不令寂寞也。雨雪不止,将无上元后把臂①耶?”此帖字画遒劲,不类病时作。人生奄忽如此,何以堪之!往与孺和相酬答,不下万纸,后无存者,使人神伤。朋友手泽②,亦何与人事③?要可发一时之相忆云尔。
《梅花草堂笔谈》
【注释】
①上元:正月十五。把臂,好友聚会。
②手泽:手迹,字画文稿。
③人事:人世间事。
【赏读】
朋友之间互相乞索物事,本是寻常之举,口头相告或者简便帖函,各随方便。这一类好朋友之间的往来文字,往往自然生动,见性见情。如果这些文字又是一个人的绝笔,当然更显珍贵。
顾僧孺是张大复的好朋友,二人平时往来频密。顾僧孺曾经提出到郊外游赏,张大复认为,游赏总不如在自家的庭院之中,随时适意,不必看天色,不必急忙赶路。
某年春节,顾僧孺感冒,想喝秋茶,想嗅一嗅这个季节开放的腊梅。这两样东西张大复的手里都有,于是顾僧孺病中提笔,写出自己的心愿,派人送给张大复。顾僧孺找对了人,可惜时机不当,此时张大复正好外出访客,顾僧孺死后次日,张大复方才回来。
人之将死,想腊梅想秋茶,都不是俗物,都算得上人世间的好东西。张大复有能力满足好朋友最后的一点心愿,但好友终于报恨而终,这让张大复耿耿于怀,对书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