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文帝——刘氏家难【6】(《皇帝的家事儿》系列)

标签:
不听话的孩子皇帝的家事儿废长立幼皇太子休闲 |
分类: 《皇帝的家事儿》系列 |
刘义隆、刘劭、刘浚父子三人的悲剧,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皇储的问题。宋文帝在发现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密谋之后,迟迟不对他们采取行动,关键的原因是他难以确定由谁来取代刘劭。
大儿子、二儿子之外,宋文帝又不喜欢三儿子刘骏,目光因而转向刘铄、刘诞和刘宏三个儿子。
南平王刘铄,字休玄,宋文帝的四儿子,为人狡猾。担任过豫州刺史,都督南豫、雍、秦等六州军事。刘劭弑立,让刘铄做了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竟陵王刘诞,字休文,宋文帝的六儿子。做过南徐州刺史、雍州刺史等。
建平王刘宏,字休度,宋文帝的七儿子。刘宏早年丧母,身体又不太好,喜欢读书,所以宋文帝比较疼爱这个儿子。刘宏一向为人谦和,与兄弟们的关系都不错,三哥刘骏曾经送给他一块手板。
宋文帝自己看中的是七儿子刘宏,江湛支持四皇子刘铄,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刘铄。徐湛之的女儿则是六皇子刘诞的王妃,所以他提议刘诞为皇太子。宋文帝一直拿不准主意,经常把徐湛之找去秘密商量,却没有结果。
宋文帝信赖的几个大臣各怀私心,各方都在努力争取,让宋文帝颇感无奈,对王僧绰抱怨说:“大家各怀心事,想的都是自己,不是国家大局。”
王僧绰,好学有器识,待人谦逊,娶了宋文帝的大女儿东阳公主,担任侍中,深得宋文帝的信任,许多重要的事项都与他商量。他对宋文帝说:“废立之事,最终还要由陛下决定。希望陛下一定要快速决策,不要拖延。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该从大局着眼,不要处处顾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必再提废立之事,让各方生疑,最终引发祸乱,贻笑千年。”
宋文帝说:“此事重大,不可不谨慎。而且关乎儿子们的生死,我怕天下人说我没有慈爱之心。”
王僧绰说:“我担心的是,千年之后,人们会说陛下无情地处置兄弟,不能无情地处置儿子。”
宋文帝默然无语。这番对话江湛在一旁听到。后来宫中血案发生时,江湛慨叹:“当初不采用王僧绰的建议,以至于此。”
撇开表面的许多细枝末节,实际上,宋文帝和徐湛之、江湛谋求的,就是废长立幼。而且在没有确定人选、形成决策的情况下,又早早流露出废掉皇太子的想法,闹得世人皆知。刘劭在皇太子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他和刘浚手握重兵,又不是庸碌无为的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最终悲剧发生。
废立之事,至关重大,处理不好,便会骨肉相残。宋文帝本人当断不断,难辞其疚。储嗣之事,关系究竟如何重大,宋文帝和他的儿子们的惨剧作出了最好的说明,算得上一个极端的反面例证。所以《宋书》中感叹:甚矣哉,宋氏之家难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