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帝——去扬州吃满汉席(1)

标签:
满汉席扬州燕窝于左杂谈 |
分类: 《皇帝的饭局》 |
1.燕窝之祸
香稻入唇惊吐日,海珍列鼎厌尝时。
蛾眉屈指年多少,到处沧桑知不知?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吴卿怜,一个美貌的江苏女子,颇有才情,色艺出众。
吴卿怜做过王亶望的小妾,最初到王亶望身边时,她只有十四岁。王亶望是山西人,清朝乾隆时期做过甘肃布政使,后来改任浙江巡抚,因为在甘肃任上贪污,乾隆四十六年被抄家斩首。
据说,当年王亶望被抄家的时候,王府的厨子刚刚端上来许多碗燕窝,王家人早吃腻了,都摆在桌子上,没人动。抄家的兵丁们看见,把那些燕窝称为“洋粉”,端起来大吃,以饱口福。这段经历,就是吴卿怜诗中所谓“海珍列鼎厌尝时”。
王亶望死后,一个名叫蒋锡棨的人得到吴卿怜。这位蒋锡棨家中有无数姬妾,据说他很精于选艳,自称“独具判花法眼”。他有一根丝线,长度为四尺八寸,称为“测美丝”。每次买妾时,蒋锡棨先用测美丝量一量女子的身高,不高不矮达到标准,才进一步端详她的眉目容貌。
吴卿怜自然符合蒋锡棨苛刻的标准,但如此美貌的女子,蒋锡棨可要派上大用场,他把吴卿怜作为礼物送给和珅。大概吴卿怜的命不好,王亶望死去十多年后的嘉庆四年,和珅也被抄家,并赐死在狱中。
巧合的是,后来和珅被抄家,时间也是在大清早,也正赶上吃早饭的时候,府中上下突然看见大群的兵丁闯进来,有人受到惊吓,把吃进嘴里的饭都吐出来,就是吴诗中所谓“香稻入唇惊吐日”。 和珅被抄家赐死,吴卿怜也被没入官,这一年她二十九岁。十几年中间,吴卿怜竟然能赶上两次大规模的抄家,实属罕见。人间的炎凉骤变,贵贱宠辱,吴卿怜的体会自然比寻常人更深一些,所以她有资格说“蛾眉屈指年多少,到处沧桑知不知?”抄家的兵丁们把燕窝称为“洋粉”,说明他们对燕窝比较陌生,而且说明当时的燕窝主要是来自海外。
乾隆年间,暹罗国进献的贡物当中,在冰片、沉香、犀牛、象牙之外,也有燕窝。乾隆皇帝收到贡物,赐给暹罗国王一个御笔亲书的“福”字。
大概外来的贡品燕窝数量不够,乾隆初年又开始让厦门进贡燕窝。最初定下的数量是每年一百斤,后来增加到一百六十斤,分别是春贡七十斤,秋供九十斤。其实这些燕窝并不是厦门本地所产,一般产于南洋各岛,再汇聚到香港。厦门承办贡品的商人到香港采购,交到督抚衙门,转而呈进宫廷。后来燕窝的价格,一斤要七八十块银圆,一百六十斤要一万多元,加上中间经手人的克扣和利润,花销相当惊人。
乾隆时期,燕窝已经成为富豪们争相食用的奢侈食物。因为权贵与皇家的青睐,燕窝的身价自然扶摇直上,成为一种稀缺、珍贵的食物,许多经济上的纠纷因此滋生出来。
乾隆时期,浙江慈溪县有一个名叫邵士奇的人,早年飘洋过海,到南洋的苏禄国谋生,被当地的国王任命为甲必丹,相当于地方长官。
苏禄国准备向清廷进贡,贡品中有燕窝、珍珠等物。当时派出的贡使名叫马光明,邵士奇为辅佐。大概马光明和邵士奇两个人要在其中做些手脚,想为自己谋些私利,先由邵士奇带上一些燕窝珍珠,到苏、杭等地去卖,一共卖了三千七百多两银子。
不曾想,邵士奇带上这几千两银子跑回原籍。马光明大怒,把邵士奇告到浙江巡抚常安那里,追讨银钱。常安派人把邵士奇抓来,邵士奇却耍起无赖,只说银子全被自己花光了。
毕竟邵士奇是大清的臣民,常安感觉,这件事弄不好会坏了大清的声名,就从官库中拨出几千两银子交给马光明,先让他带回苏禄国交差,邵士奇那边的银子以后再慢慢追讨。事后常安专门给乾隆帝上了一份奏折。
在福建,也有一个关于燕窝的案子:龙溪县一个名叫王三阳的人,在大陆替苏禄国售卖燕窝,却把所得银子侵吞。福建巡抚雅德查办王三阳,并给苏禄国王写去书信,责备他所托非人。
事情的前前后后,雅德都奏报给乾隆皇帝。乾隆帝批复,认为雅德处置不当,不应该归咎于苏禄国王,袒护内地民人,应该严审王三阳。
在乾隆与常安、雅德的往来奏文与谕旨中,也提到苏禄国自从雍正五年开始,奉表通贡。像邵士奇、王三阳等人所卖的燕窝、珍珠,数量应该不少。因此,苏禄国进贡的目的,也是为了打通关节,希望清廷出面保护苏禄国的生意。邵士奇、王三阳等人的屑小行为能够惊动乾隆帝,说明苏禄国的贡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除了邵士奇、王三阳这样的奸商刁民,还有一些高官也在燕窝上栽了跟头,其中就有闽浙总督杨廷璋、四川总督桂林。
先说杨廷璋。乾隆二十六年,杨廷璋和福建巡抚吴士功联名弹劾浙江提督马龙图,称他贪污,却又说马龙图已经归还公款,应该算有自首行为。
不曾想,坐在紫禁城里的乾隆皇帝不是傻子,明察秋毫,仔细研究相关证据,发现其中有买办燕窝的一千余两银子,是办案以后马龙图才补交的,并不是什么自首。乾隆帝因此断定,杨廷璋、吴士功两个人在其中做了手脚,便派专人下去严查。
这一查,查出了大问题,原来杨廷璋自己也不干净,曾经接受过属下送上的燕窝、珊瑚、珍珠等贵重物品,如今却说是托属下代买的,自己已经按照平价付了钱款。乾隆帝明白,照这样查下去,不知道还会查出什么难看的事情来,到时候只怕难以收场。于是乾隆帝轻描淡写地说:“此等陋习,料非仅福建一省为然,别省幸而不致败露。”
于是,乾隆帝“特念杨廷璋年齿就衰,平时尚能实心任事……格外加恩,薄惩示警”。杨廷璋依然留任原职,吴士功和马龙图的运气就差了许多,戍边的戍边,丢官的丢官。
桂林是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六年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取代阿尔泰,率军征剿西南部落,其间功过参半。
这时候阿尔泰突然弹劾桂林,称他勒索属下,并且在军营中群聚酣饮。阿尔泰提供的证据中有一个食物清单,上面列有南酒、烧酒和燕窝、海参等名贵菜品。
乾隆帝很生气,派军机大臣福隆安亲自前去查办。福隆安调查的结果很让人泄气,原来燕窝、海参之类的海味南菜,一直都是官办供给,在阿尔泰担任四川总督时,就是如此。至于在军中聚众饮酒,也属常态,不是从桂林这里才开始的。
事情到了这里,乾隆皇帝只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责桂林戍守伊犁,由阿尔泰接过四川总督。不过,桂林很快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