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刺激效果明显 全球车市年中复苏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许多国家为挽救本国汽车业,纷纷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来阻止车市衰退,并最终取得一定成效。相比中国政府,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以及巴西、印度等国家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刺激政策,并且这些政策渐渐开始奏效,全球车市开始复苏。如汽车消费大国美国7月份的汽车销量攀升至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7月份销量也实现了1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两大原因令汽车业受宠
此轮金融危机中,各国拯救汽车业是最热门的新闻之一。为什么汽车业如此受宠?多位汽车业人士表示,不同国家出台汽车业利好的出发点不同。对于那些经济仍保持增长的国家,保汽车业就等于保增长;对于那些陷入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汽车业是不能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率先推出一系列汽车业利好措施的中国,将汽车业看作拉动内需的引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曾指出:根据投入产出关系,汽车工业对GDP的拉动系数为2.74。2007年,汽车工业及其带动的产业(不包括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51%,占工业增加值的10.57%,对工业增长13.5%的贡献为1.79个百分点。如果2009年汽车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和2007年相当,那么,2009年工业增加值若要实现增长10%的目标,汽车工业则需要增长13%左右。
对于那些陷入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汽车业意义重大。业内专家认为,陷入衰退的海外各国相继出台救助汽车业的政策,有两大原因。挽救就业率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海外1个汽车产业的就业岗位(仅包括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工人)将带动10个至20个其它产业就业岗位。可以说10%以上的就业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他们或为汽车业提供金融服务,或提供售后服务等。
此外,各国政府出手救助汽车业还有另外的考虑。汽车业是一个支柱型产业,其它服务业依赖汽车业而生,因此,一旦汽车业倒下,受影响的绝非汽车业自身,其它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张不能不扶的多米诺骨牌。
后遗症:业内担心汽车消费被透支
据美国调查机关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球汽车产业支援金额达到了1642亿美元。其中,美国为拯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出资883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法国出资77亿美元;西班牙出资60亿美元;德国出资51亿美元;中国出资47亿美元;日本出资38亿美元;加拿大出资33亿美元;韩国出资最少,仅为23亿美元。
尽管上述扶持政策对全球汽车消费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但业内开始担心,若欧美经济复苏延迟,因利好推动的汽车销量将严重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明年或再陷萧条。
据分析,外界对后市有两种担心。其一,担心利好政策到期后,市场将重陷低谷。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指出,针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将于年底到期,目前正在讨论是否会延续至2010年。日本的以旧换新的补助政策将于明年3月底到期。其二,对于经济形势和消费信心不足。日本马自达公司专务董事尾崎清表示,目前的汽车消费形势,只是透支了未来的消费需求。如果经济无法持续回升,未来汽车销量仍会下降,反而会对汽车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全球汽车消费需求增长,各大汽车企业相继准备增产。一旦经济重新回落,汽车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迅速扭转,产能空置、大量积压的局面将重现,届时全球车市将再次陷入冰点。
来源:Motorlink综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