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蚕蛹模型——
1977年在正定县南杨庄出土的5400—5500年前的陶质蚕蛹,是仿照家蚕蛹烧制的陶器。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饲养家蚕的最古老的文物证据。
世界上最早的瓷器——
1981年在正定县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釉陶片,经鉴定为原始瓷器。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从而把中国烧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1972年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铁刃铜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距今约34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
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铁矿石和经冶炼的铁矿渣,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冶铁实物,它证明早在3400多年前石家庄一带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石质贬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医用手术器械,它是3400多年前的手术刀,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
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
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丝织品中,平纹绉丝织物“彀”(gou四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同类织物标本。它证明,早在公元前14世纪,我国人民就已经掌握了将蚕丝纺纱加捻、织成后使之缓劲产生绉纹的纺织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麻布残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脱胶麻织品。经专家鉴定,麻纱中胶质韧皮含量很少。说明字3400多年前我国人民已经掌握了韧皮纤维脱胶技术。这些麻布的纺织水平已相当于千余年后的西汉马王堆汉墓中的麻织品。
世界上最早的酒曲实物——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完整酿酒作坊出土的8.5公斤酵母残骸,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距今3400多年)的酒曲实物。从而为《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提供了实物证据。
最早的碑碣实物——
1935年在平山县三汲战国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发现的中山守丘石刻,约刻立于公元前378年前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
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
在平山县三汲战国时期中山王cuo(音如“错”,电脑无此字)出土的铜版“兆域图”,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质建筑平面设计图。
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的古酒——
在平山县三汲战国时期中山王cuo(音如“错”,电脑无此字)出土的两壶古酒,距今已有2300余年,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保存年代最久的古酒。
世界上最早使用退火技术铸造的铁斧——
在市庄村南(今河北省文化厅院内)战国文化遗址出土的铁斧,是用高温液体还原法提炼出的铸铁浇铸的,有两件斧经过了退火柔化处理,有助于克服铸铁脆硬易裂的缺陷。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制造的铁质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大型石拱桥——
由隋代工匠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建造年代最早的敞肩式大型石拱桥,被公认为世界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中国和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代数学理论——
13世纪中叶,栾城籍数学家李冶在封龙书院(今元氏县境内)集中国天元术之大成,创立的独特的半符号代数理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次方程数学成就,比欧洲代数的产生至少要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