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层频繁表态楼市观望更重

(2010-08-02 08:09:28)
标签:

房产

证券

楼市

僵局

官员

调控使得楼市观望情绪浓重,僵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使官方很着急。于是一场来自高层官员的表态似乎多了起来,但这种表态本人以为只会加重市场的观望。


首先可理解的是,多数官员的表态,应属于为打破楼市僵局而为。想给市场传递一个信号,调控并不会放松。试图让开发商放弃无谓的“扛”房价,用“低”房价来吸引观望者入市,从而打破现有僵局。想法是光明,但道路是有草的(没人走的路)。而房价真要是进入下跌的话,观望会更严重。


(一)调控下的市场面情况


百日调控下的楼市,其观望使得市场,零成交现象频发、成交大幅萎缩50%以上,而上海成交创下了5年以来新低等等,而调控本身所希望的“价跌量增”并没出现。而这种“理想”的没看到,而“不理想”的频繁出现情况,应该说也是市场无法忍受的。于是就有了官员频繁表述“要把调控进行到底”,试图用“进行到底”方式来改变到理想状态。

我们知道目前市场面的情况,其诱因还是在于调控政策,使一部分人改变了原有预期使然。而如果真要使市场“恢复”到“理想”状态,并不是“进行到底”或官员们这个那个能解决的。唯有改变现有政策。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官员们的高调“要把调控进行到底”。只会使市场越来越迷茫,观望将更严重。


(二)被夸大了的话语权


目前市场中有一种现象叫“唯官是贵”,只要是官员的讲话一律看作为一种方向。比如说近来官员们对调控的表态,被一些人引为圣旨,频繁地应用!首先多数官员的表态是没什么依据的,类似于算命,只是一种话语权而已。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所以会被一些人当成了宝贝而大肆放大。比如: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先说,到目前为止,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内地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预期再过一个季度左右,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将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不同城市表现不一,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预测。再比如: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7月31日表示:调控政策没有退出时间表,调控政策是长期的,而且有些调控政策是永远的,有些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现在说哪天结束,太早了。 政策本身就是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的,即便取消了,市场不好了也还能拿回来,但现在不可能停,上半年经济形势比较理想,完成全年经济指标困难并不大。另外,调控刚刚开始,下半年才是关键阶段,不能松动。如果轻易结束,前面的成果全面失败,以后再出政策,百姓不相信了,因此肯定会稳妥进行下去。大面积降价,要看怎么理解。如果说,出现大部分开发企业让利打折的局面,我个人认为是可能的。但要是说,大幅度的降价,目前还看不出来,也不可能。因为不管市场供应量,还有企业条件都不符合大幅度降价的条件!以上两位官员的表态,听起来无疑是亢奋的,但亢奋以后是否发现了问题?徐绍先说“房价会有所下降”和王珏林说“调控政策没有退出时间表”从上述这些文字中,并没找到有力的证据。只是对调控政策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同时对未来进行了一次预测,如果不是特殊的身份,并不会被放大。

其次按惯例,历来的楼市调控政策都是以国务院名义,其它部门只是配合来看。上述两位官员的表态,只能说是表明了个人对政策的一种立场。而相反由于官员们的特殊身份,在频繁的表态中只会给一些人以奢望,从后观望会更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