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买房。只是说说以往人们买房的感受。楼市一直以来被无数人在研究。十八般武艺全用上,预测如算命,二手一合十,一篇似乎论点清晰,论证充分的“美丽”“丰满”博文就此出炉了。但一经检验发现全是“充垫物”。如早些时候的某某时段要下跌50%谬论。或是近来京、沪房价在未来五年,还将翻番的豪言壮语。作为买房人该听谁的?等你搞清楚诸如此类的事情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搞不明白的专家
楼市里一直以来不缺“专家”,但缺的是搞得明白的“专家”。不知到目前为止,谁发现过把楼市搞明白的专家?最起码我是没发现过!如果说证券市场上,一些股评人士需要注册的话。其过程还要考考试、有关部门还需把把关。在如此情况下,时常还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做股票如全部按股评人士投资的话,你一定是个大输家。那么在楼市里,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随便”两字是楼市里的特色。自诩“地产评论家”的有之;借社科院大名成为专家的有之,某些网站冠出来的有之。这么多的专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把搞不清楚的事情,就想办法搞糊涂。所以我们的买房人,也只会越来越糊涂。京、沪两地房价要跌30%~50%,这是社科院易宪容专家在2004年发表的宏论。如果有那位听从了此番言论的话,损失就可想而知了。而我们的易宪容大师,仍在继续他伟大的唱衰事业。所以想买房的人,专家们都无法研究清楚的事情,你难道还要研究吗?
看不清楚的媒体
现代网络、现代通讯,促成了庞大的一个媒体群。记者、节目支持人、电台播音员、网络编辑等等。应该承认在这一些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是兢兢业业的。但不能排除有另类的存在,有个别人为了出名,喜欢弄一些“新、奇、偏”的题材来吸引眼球。而这一类题材往往被很多媒体转载进行大肆渲染,当一些不明真相的买房人看了以后,要么错失购房时机、要么放弃购房计划。待他们醒悟,一切为时已晚。比如:有关物业税电话采访:某节目支持人只采访了两位唱衰代表。那么另一种声音就被无情“谋杀”了!再如;某日电视台邀请两位有识之士,讨论某一话题。代表正反两方,各持己见,听到最后你会感到都有道理。所以媒体也搞不清楚楼市。
糊涂的买房人
郑板桥老先生的四个字“难得糊涂”,在这几年的楼市中,被广大的实践者广泛的接受。正是这一种糊涂使得我们的买房人,没象“专家”们去研究过楼市,所以也不会浪费时间,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圆了买房梦,也成了大赢家。历史总喜欢玩笑那么“聪明”人!股票“认购证”在当初不想要的,也被认为是“聪明”人。现如今在中央鼓励买房政策下,如果你不买房的话。若干年后,也将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聪明”人!
其实买房根本用不着研究
作为平头百姓买房,一般情况下不会那么复杂。关键看生活上是否急需,经济上能不能承受。比如说我:第一次买房在1993年,属急需自住。那时还没“房改”,类似于集资建房。虽然经济上有一些困难,就向亲戚朋友们借(那时也没银行贷款)。就这样圆了买房梦,在当时也算是一桩新闻。第二次是在2006年,属改善。虽然当时房价趋势不太好,但我看中的是地段,方圆几公里没土地了。而且老婆上班,小孩就读,购物,出行都很方便。所以就实施了,就这么简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