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维持了现有的房价
(2009-02-01 10:44:16)
标签:
房产杂谈 |
以牛刀为首的看跌派:崩盘论随处可见(顺便说一句:他绝对已经有心理疾病,需看心理医生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在这里就不表述了),如果你关注他们博文的话,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能把一切都和房价揽上关系。而且不客观、不辩证地看待问题,除了下跌还是下跌。说下跌是楼市的唯一出路。而且还经常武断地判定其下跌%多少多少。把房子的价格看作是自己种的小菜,来自由定价而进行买卖!简单、佩服!请问:中国股市下跌了这么多,出路在哪儿?前三个月中国的钢铁价格下跌近50%左右,有出路吗?
来自高层的声音:国务院的“支持产业”、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鼓励政策!人们刚看到了一点希望。却被姜大人和北京、上海高管的相继对房价的表态,似乎把本以芨芨可危的市场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按理说对任何事物都应该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客观地、理智地来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才是唯物主义者,反之就是唯心主义!对楼市也一样,既然定性为商品房,那它就是一种商品。商品在交易的过程中,就应按自身的规律或上涨或下跌。就好像潮汐一样,人们只能观察它,研究它的活动规律,在顺从它秉性的情况下,去利用它(如发电)。而人为地想改变它本性的话,那绝对是一种灾害!其实楼市就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上涨是唱多者有之,现在下跌了全力唱空的有之!那么楼市调整一年多来,上海的房价,为何没有出现唱空者所希望的走势呢?原因有三:
(-)品牌意识。
现在一讲品牌人们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价格贵!是啊一双“耐克鞋”的成本是20美元。穿到你脚上涨了十几倍。还有“阿玛尼”服装,便宜一点的三四千元,贵的一万多!凭什么?凭的是它的品牌,凭的是大家对它认知。回到楼市。“大上海”也是一个品牌,过去是“冒险家的乐园”,很多电影素材都是以“大上海”为背景,如:“上海滩”、“上海王”、“保密局的枪声”、等等!现在的上海是“金融、政治”文化中心。国土资源部又把上海市区的土地划分为“一级土地”。如果按全国房价平均3000元一平方米的话,再按“耐克鞋”上涨比例的话,上海的房价应该是三万多元一平方米。
(二)自住型住房稳定了现在的房价。
1998年房改时由于当时的“买房退税”、企业的现金补贴,
(三)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起到了稳定性。
国务院、住建部、北京、上海市政府。态度不一,增加了双方的观望情节。一方希望再有好的政策,一方希望房价再下跌。各不谦让,所以也起到了稳定房价的作用。这可能是政府调控的又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