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医崛起的前提是让大众明确感受到中医的疗效。
现在大众对中医的感受很差,一是中医的整体疗效大幅下降,二是中医治病用的不是中医的方法,不能确定中医治疗的疗效是来自中医的,因为中医院看起来比西医院还要西医化,中医医生用的西医西药不比西医少,很多中医以用西医治病为荣。
中医院不要求中医必须用中医治病,中医院的中医不会用中医治病也能生存,甚至生存的比用中医治疗更好,比如中医骨科做西医的手术比用中医的方法更挣钱,开CT、核磁共振等西医的检查比开中药更挣钱,用进口的西药比扎针更挣钱,搞科研项目比用中医治病名利更多,如果搞的科研项目获奖了说不定还可以当院士,而仅仅用中医看病是不可能当院士的等等,不一而足。也就是说在中医院,中医被导向了非中医的方向,在中医院病人被治好了也不能肯定就是中医的疗效,甚至肯定不是中医的疗效。也就是说在中医院中医崛不起来。
中医的崛起必须是疗效肯定,而且让大众明确的感受到疗效是中医的。大众,特别是西医判断的根据就是你只可能用中医,不可能用西医。这样的例子在哪里可以找到呢?
一是一些民营的纯中医的诊所,如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等,在这里没有任何西医的东西,没有西医的仪器设备,也没有西药,这里治病只能用中医,如果病人在这里治疗有疗效,肯定是中医的疗效,不会有任何的疑问,所以平心堂在病人中的口碑很好。但这些民营的中医诊所规模很小,而且真正能像平心堂这样办的好的也不多,不足以代表中医的崛起,只能代表中医还存在。
现阶段最理想的地方应该是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
一是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代表的是主流,是政府,可信度高。
二是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设备好,条件好,西医的诊断会明确,即使诊断不明确,那也是西医的事,有效没效,病人能看到,西医也能看到。
三是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病人多,病种也多,但是到现在为止,西医能治好的病人也并不多,认真的算一下,在医院住院的病人真正是治好了出院的还真不多。如果中医能将西医治不好的病人治好了,或者说西医治疗无效的病人中医治疗有效,那你就能受到病人的尊重,就能让病人感觉到中医也不比西医差,甚至比西医还强点;就能受到西医的尊重,就能得到西医的承认,就能让西医感觉到不是只有西医是医学,不是只有西医能治好病,中医很厉害,有时候比西医还厉害。
四是在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干中医你没法用西医的方法去对付病人,再说你中医在西医院内给病人用西医也轮不上你中医,你不好意思干这丢人的事,病人也不会干,所以,无论你有效没效都得算在中医头上,没人会怀疑你用西药。
如果你中医真有本事就使出来,有疗效大家都能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能把西医现在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一点点,那西医院和西医医生会尊重你,病人也会尊重你,西医院的领导也会尊重你,重视你,西医院就会加强中医,发展中医,为中医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条件,就会在西医院建设中医诊疗中心,那中医还需要振兴吗?
在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客观上解决了现在中医院内解决不了的对中医的评价体系问题,即以疗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也从客观上解决了也很多中医老想靠政策生存的懒惰,靠西医对付病人的西化。要提高疗效就必须认认真真的读经典,扎扎实实的读书、看病、思考,或许能将中医逼上正路。
我的09级的硕士研究生郭理想,毕业后去了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那是当地唯一的三甲西医院,就是因为治好一了些西医现在还治不好的病人,很快就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和医院的认可,现在每天的门诊量都是一百多人,最多的时候超过二百人,是这个医院门诊量最多的医生,当地的各种有名的人都要找关系去找他看病,医院领导也因此开始重视中医,要加强中医科的建设。
小伙伴们,有种就到大型的体制内的西医院去!拿出疗效来,让西医认识中医!让西医院认识中医!认病人认识中医!当大众都很为中医对自己很重要的时候,中医就有了尊严,就不需要振兴了。
作为一个中医,整天有事没事让人家给振兴着,这不是什么好滋味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