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的头衔高医术并不一定高

(2016-05-19 19:36:38)
标签:

杂谈

先跟大家普及一下天朝的头衔制度啊。

医疗系列的头衔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一般本科毕业应该是住院医师,五年后可以晋升主治医师,以后各级的时间间隔都是五年。当然年限是硬规定,但很多单位都有破格一说,就是水平确实很高,有突出成就,但年限不够的,可以破格。然后就是业绩,论文、课题、获奖、学术任职、荣誉、称号等等,符合基本条件的,然后由职称晋升评审委员会的人来评,这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大部是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很多单位的后勤处、房管处等一些和专业毫不相干的官也是评审专家,加上极少的没官衔的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主席就是院长。

职称晋升评审委员会的成员评,投票,最后由行政部门头头开会决定,由人事部门发证书,破格的权力在院长。我知道曾经有个院长为了让一个亲信评上,坐阵指挥,就是这个人投票不过就不结束,最终投了七次票这位才过,评审才结束。每年晋升都有人数指标,反正就在这么多指标中产生。

这种职称晋升本来就很奇葩。医生的头衔叫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的问题可以用硬指标,为什么要用这种不确定的评的方式呢?为什么院长是主席呢?评其实就是为了让一个明确不变的事变得不确定,这个不确定就是为了领导有可以操作的空间,显示领导的权力在技术上也是至高无上的。

这就导致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三大特色:一是领导肯定是先上;二是专业并不好,但是会搞关系,和领导关系好的总是先上;三是真正技术好的不一定能上,有的甚至总不能上。这样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注定是上不能起到促进医疗技术提高,鼓励医术好的,促进医术差的作用,相反的让大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谋求当这官上和搞关系上去了。

在体制内的医院,职称最高的肯定是院长、书记之类。不仅职称高,而且头衔多,什么学会的会长等,也都是清一色的官。如果一个医生的介绍中职称最高、头衔最多、荣誉最多,基本可以判断官最大,不能肯定医术最好。

真正的医术和医德都好的医生处境十分困难。要提高医术就得花时间和精力,好好读书,好好看病,就没有时间去搞关系。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医术好的医生又不屑于去搞关系,从内心深处厌恶这种不正之风,在大家看来显得很清高,人际关系不是太活络。领导可能也不是太喜欢这样的医生,领导的职称都很高,医术不一定高,如果有人医术也高,职称也高,肯定会威胁领导的声誉。真正技术好的医生职称不一定就高,也有不少人放弃职称,终生都是副主任医师,甚至主治医师。

这给病人就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本上不能根据头衔确定医生的医术高低。病人在就医前就要费点周折,多从病友的口中打听一些医生的信息,否则,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