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的概念经得起推敲吗?
(2016-04-17 09:21:50)
标签:
精准医疗概念 |
一 概念就不“精准”
根据(田埂Geneis,果壳网),“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精准医疗”的定义,“精准医疗”是一个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新兴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2016年,美国将在“精准医疗计划”上投资2.15亿美元 ,从逾百万名美国志愿者那里收集数据,找寻科学证据,将“精准医疗”从概念推进到临床应用。”
百度指出“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根据以上的表述,所谓的“精准医疗”说的其实是“基因治疗”,首先在概念上就很不“精准”。显然,这是一个小学生写作文时经常犯的错误,帽子大脑袋小。因为概念的表达都不准确,其可行性是存在疑问的。这一点,从美国的经费支持就可以发现问题,由总统宣布的震憾全球的宏伟计划,经费投入区区2.15亿美元,比“据说”的中国的600亿人民币的雄心藐小的不是一星半点。
二 “精准”的还只是诊断
即使将“精准医疗”缩小到“基因治疗”,现阶段可能“精准”的也还只是诊断,还不能包括治疗。通过基因测序弄清楚基因的异常,可以算是“精准”的诊断,怎么将基因恢复到正常的“精准治疗”方法并没有。
三 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能“精准”
“精准医疗”的名字应该是包括了所有的疾病,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够“精准”。能够“精准”的疾病主要是以结构异常为主的疾病,比如对单纯的外科疾病强调“精准”是合适的,更多的疾病并不能“精准”。再者,基因对人体的总体影响只在15%左右,即使是把基因的问题全部弄清楚,对整个医学而言也只是15%左右的比重。
四 强调的重点不“精准”
对医学而言,追求的永远是疗效,并不是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精不精,准不准的问题。当然是诊断方法越精准,治疗方法越精准,疗效就越好,但是,医学曾几何时又放弃过对“精准”的追求呢?只要追求疗效就必须追求“精准”,只是不能仅仅强调外科治疗式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