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3fbae89agc5725909616b&690
走进宁夏,我似乎觉得翻开了一本厚实而沉重的历史书,让我看到了很久以前的许多故事。从西夏陵出来,我走进了贺兰口的深山幽谷中,头顶炎炎烈日观赏一幅幅刻凿于岩石之上的远古图画。这些刻凿在石头上的图画就是著名的贺兰山岩画,它是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形式,是人类艺术、美术的先河。可以毫不夸长地说,岩画是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
http://s11/middle/3fbae89agc56be0f25fda&690
高耸险峻连绵数百里的贺兰山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山峰的形状也确实像一匹匹疾奔呼啸的骏马,它南北绵延200余公里,山体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古代贺兰山一带是游猎、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史籍中记载这里曾有许多的民族在此生息,这些民族按照不同的心理意向,先后在这绵延数百里的岩石上凿刻出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贺兰山岩画在贺兰山中有20多个分布点,目前已登记、拓描的岩画有2000余幅,个体图案在2万个以上,堪称古代北方民族壮丽史诗的艺术长卷。
http://s14/middle/3fbae89agc56be3817e3d&690
贺兰山脉中有数个东西走向的山谷,著名的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等,这些山口是银川通向内蒙的交通要道,而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的荟萃之地,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地方。我沿贺兰山口自东向西蜿蜒而行,只见这里山势峻峭,景色幽雅,奇峰叠障,风景如画,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十分清澈。
http://s13/middle/3fbae89agc56be5a1f3ec&690
在绵延800多米的贺兰口沟谷两侧山岩石壁上,密集分布着众多形态各异的图案。这里的岩画约有千余幅,有牛、马、鹿、鸟、狼等动物图形以及远古人类祭祀、舞蹈、交媾等生活场景。有专家考证,贺兰口这块地方曾经是史前人类做祭祀活动的场所,贺兰口沟口内那些成片的人面像岩画,是远古时期人类祭祀的神灵。
http://s8/middle/3fbae89agc56bfbdefba7&690
在远古时代,贺兰口做为不同氏族部落的祭祀场所,延续存在了几千年。贺兰口沟谷两侧石壁上,各种各样的动物图象和初级的原始人的造型随处可见,这里共集中分布有8处人面群像,而且每一处人面群像的构图风格、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人面的形象也不雷同,这也许是不同氏族部落在不同的时代制作的吧。
http://s3/middle/3fbae89agc56bfdd4e7c2&690
我看到这此凿刻在石壁上的岩画中,主要是以人首画为主的,其间也有大量的马、山羊、鹿、岩羊、羚羊、虎等动物,此处还有天体、日月星辰、手印、脚印、西夏文题刻等图画。这些岩画在表现生活的质朴、古拙、自然上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岩画中动物图形多种多样,构图粗犷的鹿,双角突出的岩羊,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各类的飞禽走兽,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http://s9/middle/3fbae89agc56c01db8b48&690
在人首画像中,其画面简单奇异,表现各有特色。有的五官俱全,有的只画眼睛,也有的仅有眉毛和鼻子而缺双眼。面部的轮廓有椭圆形、圆形、半圆形、方形、桃形等。头饰更是五花八门,有长犄角的,有插着羽毛的,也有戴尖顶或圆形帽的。岩画中还有表现女性的画,有戴着头饰的,有挽着发髻的,风姿秀逸。
http://s13/middle/3fbae89agc56be90d1e9c&690
在贺兰口的众多岩画中,太阳神岩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它凿刻在距地面数十米高的石壁上,岩画的头部有放射状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炯炯有神,并长有睫毛,显现出一种威武的样子。这就是远古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太阳神,那时的人们认为太阳高居天体之上,主宰着世间万物。人们把年景的丰收、生活的美好,都归功于上天的恩赐。而年景不好,缺吃少穿,则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所以特别信仰崇拜太阳,便把太阳人格化而刻划成现在的模样。
http://s8/middle/3fbae89agc56beabf5c27&690
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以及表现手法都十分的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行走在山路边,我看到路旁有一岩画格外的引人注目,这幅岩画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猴头,那猴头左眼深陷,右眼微出,头上戴着一顶小帽,像极《西游记》中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孙行者。
http://s6/orignal/3fbae89ag7a2464a2fe95&690
(看正图点击此处)
贺兰口中面积最大的岩画就是“圣像壁”了,在这座山壁上,从上到下刻满了人面像,有近60个人面像和30多个动物和符号,图形都十分清晰。岩画中还题刻有5个西夏文字,用汉字翻译是“能昌盛正法”,还有几个西夏文“佛”字和一个西夏文数字“五”。从刻痕上可以看出,这些西夏文明显要比人面像晚很多年。据分析可能是西夏时代在贺兰山的党项人发现了这些古怪的人面像后,认为这些岩画是佛的化身,希望可以宏扬佛法,并保佑他们永世昌盛。
http://s10/middle/3fbae89agc56bf762f5b9&690
在这组岩画中,有两个独立的人面像,其面部轮廓线之内的五官构成一个人的形象。据说,这两个人面像是生殖崇拜的产物。远古人很崇拜生殖巫术,这是当时人们改造自然、企求人类繁衍、动植物繁殖的需要。在艰难的生存中,远古的人们意识到,冥冥之中先人的灵魂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为了实现人口的繁衍、动植物的旺盛,人们便在岩石上刻上先人的面像,以抚慰先人的灵魂,人面像便成为灵魂的寄存之所,无穷无尽的生殖力便渊源于此。
http://s10/middle/3fbae89agc56c044ac959&690
贺兰山岩画的镌刻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其中凿刻法制作的岩画痕迹清晰,但所刻出的线条较浅。磨制法是采用先凿后磨的工序,刻出的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滑。艺术表现手法古朴稚拙,犹如儿童笔下的形象。即刻画其所见,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与粗犷的神秘魅力。
http://s6/middle/3fbae89agc56c063feb45&690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这些古代岩画的创作年代可自明清上溯至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其制作时限跨度将近万年,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贺兰山岩画记录着人类童年时期的一切,这里没有单调,没有刻板,只有鲜活在涌动。
http://s1/middle/3fbae89agc56c0881ee50&690
岩画开创了人类艺术的先河,是一部远古民族的百科全书,向后人展示着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认识,并把他们敬仰的神灵、崇拜的图腾、朦胧的遐想、放牧狩猎的经验以至于七情六欲等都如实的记录了下来。透过这些粗犷的岩画,我似乎能够听到石器时代那激烈的鼓声、原始先民和游牧民们那雄浑粗犷和充满激情的咏叹,我似乎能够看到他们粗犷无序的猎舞和神秘莫测的巫术表演。
http://s9/middle/3fbae89agc56c0ac0ac38&690
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是短暂的,但贺兰山岩画留给我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夸张变形、耐人寻味的贺兰山岩画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它们中的每一幅都仿佛有着灵动的生命,挂着亘古的微笑。置身其间,我不仅能领略到贺兰山的雄伟,大自然的秀美,而且陶醉于古岩画的神秘和厚重的文化氛围中,发出思古之悠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