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我的父亲文/叶晓红

(2010-08-29 23:25:42)
标签:

回忆

我的

父亲

叶晓红

晓月馨风

分类: 挥洒*文*的激情

                

http://s16/middle/3fbabea8x8ef80f34c53f&690

 

 

回忆我的父亲

 

                                            文/叶晓红

 

       时候对于父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是母亲拉扯着最小的我和头上两哥一姐在穷山窝窝长大的。那时父亲在县农委工作,总是一身破旧的衣着,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全县农村,劳累的他是无暇顾及这个家的。直到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干了二十年民办教师的母亲终于得以转正,分离大半辈子的一家人团聚县城。

 

       虽然已与父亲朝夕相处了,但见他一副严肃的神情早出晚归,我感觉他离我很遥远,很陌生,我不知道怎样去认识他。父亲让我感受最深的只有一个“怕”字;他的威严,他的教条,让人难以接受。记得一次姐姐不慎把父亲最喜欢的花钵摔破了,父亲不明其因,就训斥我,遭受冤屈的我眼泪无法控制,事后父亲得知了真相,却仍振振有词地说:“就因为你最小,才要多批评,以防娇惯。”

       父亲批评我们时,最讨厌我们掉眼泪,他说这是懦弱、反抗的表现。而我那时偏是脆弱得不堪一击,于是不免常常遭受到父亲那尖刻如针般的刺击。我是在眼泪水中泡大的,这也许是好事,以致后来离开父亲的日子,遇到再大的困境也没有泪了,或许我的泪已经流干,人也变得坚强起来。

 

 

http://s13/middle/3fbabea8x8ef8358cc1dc&690

 


 

       一件事让我最不开心,那就是父亲对我的兴趣、爱好强加干涉。父亲常在我耳边灌输这种“真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从小对音乐唱歌兴趣盎然,到了中学已是烂醉如泥。父亲见状非常生气,于是古训冲击着耳鼓,什么文艺入不了潮流,跟不上形势,当不得饭碗;什么纵观过去的“艺人”,“戏子”地位都很低下,被人看不起。而我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怎么还用这种眼光看问题。我曾听父亲讲过他年轻时也是喜欢文艺的,尤其痴迷国粹京剧,广东音乐等,小时候也经常会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感染着,我不知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只是感觉不可思议。

 

      那一年暑假,我求当时在剧团拉得一手好二胡的大哥教我练琴,起初几天没被父亲发觉,一星期后,当我正沉醉拉一首乐曲时,突然被闯进门的父亲看见,不难想象我当时的惊慌失措,父亲却是目瞪口呆,要不是大哥的左劝右说,那把我和大哥都心爱非常的二胡差点成了灶下柴。父亲恨铁不成钢,认为我中了邪。

 

      因太喜欢唱歌了,只能在上学的路上偷偷的唱,下课了轻松的唱,上音乐课时尽情唱,什么歌什么唱法都来,那时音乐老师也经常鼓励我;而在家从不敢开口,怕父亲看见训斥。我到现在都惊奇小时候对音乐是不是真的有天赋;什么歌一听就会,也不敢公开听,都是姐姐节假日听录音机、广播点歌,偷偷的听,沉醉其中;好听的歌就到学校唱,喜欢音乐的同学总会围着我要听我唱新歌。那时我就想,一味模仿别人把歌唱的再好能行吗?要是能在音乐理论和创作上多获取一些知识,开拓自己,多好!于是平时只要有一丁点零用钱,就跑到新华书店音乐专柜,买这方面的书籍;虽自感暗无天日但还是全神贯注偷偷自学了简谱、乐理、作词作曲法,并且开始创作简单的歌曲,后来有缘在部队还拜了一些著名作曲家进行学习。那时候我是真有心走这条路的,无计可施的我望着天外天,做梦都想出逃。

 

 

 

http://s13/middle/3fbabea8x8ef8358cc1dc&690

 

 

 

      一年县里征兵并且有女兵名额,因还在上学,父亲征求我的意见,我当然十分愿意也非常高兴;因年龄不够等原因,几番周折最终还是录取了,也许因为音乐方面有些特长;不难想象我当时的心花怒放,因为终于能逃脱这个“囹圄”。临走前夕,父亲一改往日阴沉的脸,一天到晚笑嘻嘻的,母亲却是泪水涟涟,其实母亲早已觉察,由于长期受家庭压抑,只想远走高飞靠自我奋斗的我也许再难回故里与之相守了。而父亲却是很乐意我到外面接受锻炼,他常说,好儿女志在千里,一切靠自己,不能对家里有半点依赖思想。其实我内心早已清楚,父亲是不喜欢我在他身边的,因为我固执、倔强、不听他言,总是违背他的意愿,刻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感觉那个时侯父亲对我真是相当苛刻,这不仅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上,但他认为这样是为我好。而我也因此一直对父亲积怨颇深,或许是因为没经过做父母那个坎。

 

 

 

http://s13/middle/3fbabea8x8ef8358cc1dc&690

 

 

 

      我的家乡,父亲的孝子之称是全县有名的,那时全家生活十分困难,父亲上有三老(父母及叔父,叔母早故),下有四小,而最难支撑的是三老都相继患上重疾。想想那十几年的岁月父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瘦削的肩膀就这么坚毅的撑着,本嗜好烟酒,身上却常被人嬉笑为“根把烟,角把钱”。便是这样,父亲仍一腔热血、满怀豪情干工作,每月并不丰厚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三老治病份上。他的用功、用心无人不叹,虽然身患绝症的老人已无药可救,但父亲总是抱着希望四处求医问药,并搜遍报刊、广播里的广告,只要有一丁点希望,绝不放过。我奶奶患绝症到晚期,仍坚强活了六年,可见父亲照料的功夫。

 

      在工作中,父亲的一身正气现在想起来也是难能可贵的。记得小时候,很少有送礼现象,父亲也相当忌讳。有一次,几个搞建筑的人由于闹纠纷,提着大包小包上我家,想让父亲帮忙说句中间话,没想到话刚出,父亲大发雷霆,没两分钟,这几个人拎着东西哭丧着脸离去,当时我们心里都埋怨父亲太过粗暴,出言不逊,而父亲一贯就是这样,极原则。父亲也曾嘻嘻哈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这回单位调级,我让年轻人了,我想我们老一点的同志应该发扬这种风格,我已经让三次了”。父亲的这种豁达无私,于现在来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真确确的。为此,很多人背后说他傻,父亲却以此为荣。

 

 

http://s13/middle/3fbabea8x8ef8358cc1dc&690

 

 

 

      月不饶人,叶落唯根深。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已离我们而去了,在他与病魔抗争的最后日子里,仍谆谆教诲我们要好好做人。如今,在故乡山坡上父亲的坟墓旁,矗立着一棵遒劲的老柏。微风吹来,老柏仿佛也诉说着父亲的故事,那就是父亲教会我们的:无论何种境地,都要以一种朴素的心情对待一切,不虚妄、不浮华、逆中沉静、难中坚韧,时时处处保持一种朴实、本分。

 

 

      我心中,父亲就是一棵虬曲的老柏。

 


 

http://s13/middle/3fbabea8x8ef8358cc1d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