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会议纪要
(2016-04-13 22:13: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级管理 |
2016年4月13日星期三
初中班主任会议纪要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针对初中班级工作的现状而开的,应该说我们初中部取得的成绩的确不容易,从建校之初至今,我们的初中部一直就是遥遥领先,基本上处于第一方列,这离不开我们历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辛勤付出,成绩应该值肯定和骄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及教学是完美无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这是今天我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还存在许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我们没有做好,初中部的生源状况及现状,我们大家更应清醒认识到,如果没有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要把班主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就很困难。今天的会议分两大部分,一是谈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想法,供大家参考;二是我们的年段长和班主任可以针对我们现在存在问题,提出问题和困惑,大家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我们共出谋划策,然后统一认识,有效地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当好班主任首先要有几个很清晰的观念:
1.爱心是当好班主任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在工作必须要有爱心,这种爱心不是停在口头上,而是发自内心,爱心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初点,没有爱心,你的班主任工作只能是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没有爱心的教育,很难把工作做好,也很难达到你要达到的工作目的,因为,没有爱心的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心,一味的严厉要求或批评,可能一时会取得效果,但最终的教育目的是难以达到的,也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教育。不是出于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学生是可以感知的,所谓“色难”、“相由心生”就是讲这个道理,你若带着惩罚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学生首先就是用抗拒和排斥的心理对待你,如果你足够强势,他可能会暂时屈服于你,但你不要以为你胜利了。如果你是弱势的,只能使工作陷入对抗的状态,处处碰壁。同时,没有爱心的教育,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没有爱心,你就不能用欣赏的眼光在看孩子!总是用苛责的目光来看待学生,你自身也总会以这这种苛责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是一种伤害,把这种心态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是很不应该的。一个让痛心的案例,一个同事的悲剧(故事略),这一悲剧可能与其平时苛责他人,没有爱心有关,也可能无关,只是我个人的反思!但没有爱心的教育只能是不成功的教育,这是你时刻要加以注意的第一个观念。
2.学生就是班主任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话不假,但要使这句话成立,首先是班主任自己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可以设想,如果某学生就是你自己的孩子,一旦犯错,你会怎么处理!有些老师可能还记得上次我们开的教师论坛吧!的确,当我们还不是为人父母时,可能不太注意这些,如果你已是为人父母时,你是否有考虑这些:当自己的孩子不能如自己的“意”或自己的孩子学习不长进、或自己孩子总是犯错时,你会怎么做?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心理互换,其实,我们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到心理互换。就上次在教师论坛上我的发言,想老调重弹,与大家分享“三个不要”。
第一,不要太在乎考试的分数。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学习之中,的确会碰到班级之间的分数评比,要不要重视学生的分数,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相信你把各项工作做好,过程走好了,结果就不会差。反之,如果你太功利,有时,事事都过于在乎,甚至过于斤斤计较,事情不如你意,你就很容易气急败坏,反而坏事,苛责学生很多也是这个缘故。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不能代表学生的品行,不能代表学生就是健康的。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健康的心理,学校教育很可能出废品,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教得多么努力,孩子多么勤奋,在不同班级中,必定会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难道说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长大之后都是无能之辈,他们的一生都不幸福吗?(前几天,南靖一中的女生跳楼自杀事件,前两年实验中学一男生也是在父母的眼前跳楼,这种事其实还真不少,令人触目惊心和痛惜,当人没了,分数还有意义吗?虽是极端事件,但仍要引起我们足够深思。)所谓成绩不理想,只是我们人为排出来了,其实,我们都清楚,分数好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有出色的才华,一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分数不是考试的目的。说:“不要太在乎考试的分数”,不是说教师不要认真备课、不尽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是要求教师通过考试呈现出来的分数,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在批评家长的功利时,其实更应反省自己,教师没有区别对待学生,没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一味地要求学生有不切合自己实际的成绩和进步,不正是教师自己过于讲求功利的表现吗?教师在个别分析学生成绩时,同样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如两种语言的表述对比:“你这次成绩怎么考这么差,太差劲了!很不应该!”“。。。,其实你的能力和水平应该不是考这种分数的,没有关系,找一找原因,分析一下,想一下怎么办?怎么补上差距?”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关注学生的现实成长和现实快乐,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
第二,不要轻易对学生下定论。眼见为实是我们常说的,但许多案例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自己判断出过差错?我们要防止因一次学生不顺自己的意,而带变色眼镜去对待学生。如果轻易下定论,你就容易带着情绪去处理事情,这往往容易把事情搞砸,学生是很敏感的!(例子略,可以曾同学的对话,黄同学你怎么很少和谈话。)这一点我不展开说。
话题三: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进行惩戒。对于“教育是否需要惩戒”的看法可能会有许多争议,但只要清楚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教育方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会明白,作为惩戒的教育手段,只能成为欣赏教育方法的补充。老师可以随意惩戒学生或都不能惩戒学生,都是两个极端化的状态。记得女儿八、九年级时,由于个别老师要“督促和帮助”学习后进生搞好学习,就让她当小组长,督促这些同学是否有完成作业或完成该记的内容,没有记下来,小组长就要督促这些同学把这些事做好,有好几个中午,都快到食堂关门吃不饭的点,女儿怨气很大,我理解她的不满及对老师的怨气,但也只能做稍微的开导而已。教师要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带有惩戒的“帮助”,可能偶尔会有效果,但终究是走不进学生的内心,这种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现在也总有个别班主任动不动就拖延学生的吃饭时间,你可以试想一下,当你现在已有孩子,老师经常留着你的孩子不让他按时吃饭,你会怎么想,你会感激老师吗?
有一点始终不能背弃的是,对学生进行惩戒首先要基于爱心和关心,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很简单的道理,经常让学生饿着肚子到中午十二点半进行所谓的辅导(有个别老师甚至自己先吃好午饭),这种对后进生的“辅导”,其实是不妥当的,而让成绩好的学生当助手,不也是对他们的惩戒。不是基于爱心的惩戒都是不合适的。对学生的惩戒,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教师应该清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都有一种威严,但要记住,教师不能滥用威严,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为了育人,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里让大家听一下昨天晚上我收到短信,我是有些许感动:“老师,刚才在上课听到外面一个老师说话跟你好像啊,差点就跑出去叫老师好了!上次在学校还看到一个人,叉着腰,在跟别人说话,姿势跟你特别像,我盯着他看了很久,还以为是你来了呢!哎老师您最近还是那么忙吗,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回复:“我9号晚就住在逸夫楼,本想打你电话,后来有事就没有打。”“天哪老师!!你下次来一定给我们打电话啦!!我们都好想好想你啊!!”这只是问候语,这只是心灵鸡汤,但试想问一下各位,你经常问候一下自己的父母吗!可能有一些学生都没有问候过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你,有时,让你有念想,有人会想着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回报!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你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总会有一些老师会让你终身难忘,即使今天你们没有联系!
二、班主任工作应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1.班级班干部队伍建设。选好班干部,可以为自己工作减轻许多压力,选好班干部,更要用好班干部,要让班干部能放手工作,这就要在班级形成一种有效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一旦形成,你的工作负担将大大减轻。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班干部设置构想及老运作机制:“班干部可以多设,尤其是初中,让他们有些许的成就感和责任感,班长、副班长、劳动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兼纪律委员等等,各自明确职责,有记录本,且互相监督;没有履行职责要追究班干部责任是班主任让班干部放手工作重要保证,这一点至关重要。”
2.大力创建良性班级氛围,充分发挥班级氛围正效应。人有精气神,班级同样也有“魂”,这种“魂”似乎是说不出,但它能让你感觉出来。而这个班魂是靠班主任来缔造,有时,从一个班级走过,就可以大致想到这个班级班主任的性格、为人处事方法,这一点是毫不夸张,要建立良性班级氛围,这要班主任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班规制定与落实如何?班主任平时是否言行一致?是否有诚信意识?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这就是班主任老师是否有公平意识?如同样是犯错,优生与后进生你能否平等对待。等等,班级氛围建设不是三言两语能一下说清,也不是一天就马上就建立起来,这需要班主任长期细心、耐心的耕耘。
3.班级各项工作要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一个细胞,班级工作如果与学校工作脱节,就不能跟上学校的工作步骤:如学生的请假制度,宿舍管理规定,不文明的现象点滴,等等,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的现状进行观察,有针对的进行教育,而我们班主任容易出现班会无话可说,或简单说一下,而不分析其中的道理,这种就是简单说教,成效是难于提升的。如学生为什么要请假才能出校门?这一点要如何给学生讲评分析!(例子略)
4.处理好几对关系: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学生与学生、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父母之间等等。(例子略)
5.班级管理应着重管理几个方面的
(1)集中的学习目标与学生个体奋斗目标的融合。在班级评比与成绩分析等方面,要看到自己班级的优势和不足,从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入手,在调动班级的集体意识,其实也就是班级的凝聚力。
(2)集体的鼓动与个体的鼓励。集体鼓励,班主任的语言及所找的素材要有一定的煸动性,且要不断更新,而不能总是那几个例子!学生听腻了,就难见成效。而要真正让班级整体有凝聚力,平时和学生的个别谈话尤其重要!通过个别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有了一个个健康活跃的细胞,你难道还怕肌体的不是健康和充满活力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教师忠告:“学生在本质上具有向你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满足学生这种本质上的精神要求,熟练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想在与学生个别谈话取得理想效果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坦诚相待,与学生谈话要有一颗真诚爱护学生的心,要尊重学生,平等相处,营造一种和谐气氛至关重要,哪怕就从你和他谈话时也有对应点,要站着都站着,要坐着都坐着,而不是你坐着,他站着。学生才不会恐惧、紧张,怀有戒备心理,从而获得信任。只有坦诚,你的谈话才会实效,才会有实质性的内容。不论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或个人的困惑等等,亦或是要进行批评,教师和学生谈话都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二要漫谈与对症,谈话可以有针对性,也可以是漫谈式,不一定带有目的,“衣服穿怎么少,还咳咳!”“你再给我看到你吃面包试看看?”“怎么这时才吃饭?”等等,这些看似没有目的性的谈话,其实是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催化剂,当然与学生谈话更多的是要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与谈话要谈什么?从什么先谈?中间可以穿插什么话题?家庭状况如何?自己休息状况?与同学关系如何?预习与复习情况如何?学习效率如何?对于短腿科目有何对策?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尽可能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不同学生(优生与后进生、性格内向与外向)可提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奋斗更有目的性,更有动力;同时,还要注意哪些是可以谈的?哪些是不可以谈?在班主任还不是很信任或亲近时,谈话更要注意分寸。在个别谈话中还要观察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有分寸地引导劝说,这样,学生才可能向你吐露心声。学会倾听及如何引导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教育艺术。
三要实在不浮夸。不要给学生谈一些大道理,要让他懂得你说得在理,就比如学生有偷盗行为,也不要把他看成万恶不赦的事,你如果让他真正懂得,学校还给他讲道理,而走出社会,不一定讲道理,学校就是让他纠正错误的地方,如果自己不懂得这一点,到时后悔真的来不及。空洞乏味的说教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以作弊和盗窃例子来说,略)
班主任要有这样的意识,要经常性、不定期地找学生谈话,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谈话找到要做工作的要点、细节点,如果没有对话,很多信息就无从了解,要做好工作就无从谈起。其实很多矛盾都是从一些细小的。我昨天看到卜老师和孙老师针对两个女生的矛盾及时处理,很高兴,我也觉得好笑,原来,不是只有男生会“看对方不爽。”原来女生也有“看对方不爽”。
(3)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班级的卫生面貌、桌椅是否摆放整齐、班级布置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前天到漳州二中开会,发现了他们班级卫生面貌干净整洁。而我们个别班级在卫生管理中,桌椅摆放凌乱、有时甚至是脏、乱、差。和一个一流品质的学校还有差距,桌椅不仅要干净,还要摆放整齐,而且要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如建立图书角、班级班徽标、班级集体照等等,点点滴滴都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积累。
(4)对于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要时刻关注,不时地加经纠正,通过不断的调整与纠正,让学生养成一种较好的行为习惯,如向老师问好,每学年初,初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礼仪上就比较欠缺,应该说,教书育人,培育什么品质的人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就象校长上次说,一个我校的初中毕业生,唯有他等红绿灯,这就是教育的成功。反之,如果我们教育的学生不讲礼貌,动作粗暴,甚至危害社会,说不定哪一天,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班主任不仅要把教育当成一项职业,更要把他当成一项事业。
三、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几个忌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