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想构建个人思维体系吗?

(2017-08-18 09:29:15)
标签:

读书

书评

职场

分类: 一起读书

建立个人思维体系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它有实用价值并且影响自身发展。阅读,是建立个人思维体系的方法之一,但收获的内容要远超于读书才有意义。

一、为什么想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刚工作的头几年,常常认为工作能力的提高得益于经验值的提高,慢慢积累,在时间中等待着“质变”。

随着工作量加大,交叉工作增多,逐渐发现积累的各种经验、方法零散的存放在大脑里,不系统化,使得需要发生质变的时间变长。比如准备一份报告,同样的信息资料,可能存在有人写得逻辑清晰,要点突出;而有人写得内容全面,却看不出给工作带来的参考价值。长此以往,同事之间写报告、做讲解的能力差距就拉开了。

经验可以积累,方法可以学习,但是思维方式却一定要自己建立。如果缺少清晰的思维方法,就会影响有效的沟通和处理问题。

我意识到要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它先行于经验和方法,是思考的起点。归纳自己产生建立思维体系需求的原因有几方面:

——提高沟通能力:包括与客户、项目组成员的沟通。能够条理清晰的描述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想法;

——分析问题:问题出来后能依托分析框架定位、分析和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对待事物、问题有独立的见解,能对别人的想法不盲从,也不盲目反对。能有确凿的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改善写作能力:易读,有效梳理项目的各种资料,在项目报告、presentation中逻辑清晰、准确呈现项目状况,核心问题及明确的解决方法;

二、学习建立个人思维体系的书籍

建立个人思维体系时,有三个阶段:知识学习,形成框架,并持续性地练习从而形成能力。通过三个阶段不断循环,不断提高。

1.《金字塔原理》——阅读目的是学习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建立个人思维体系的基础,也是关键。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用到过这种思维,比如学校里写作文要求有头有尾,段落分明;商场的货品陈列分类摆放等等。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是结构化思维的应用,或者只用到其中部分,没有形成整体的结构化框架。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将现实中抽出理论方法,然后再指导建立结构化思维。

这本书讲解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和建立,并有例子说明。不一定要全书每字每页都看,但要把握结构化思维的核心内容,结构化思维的三要素:主题鲜明、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的结合。

单纯地阅读这本书会觉得很枯燥,最好的方法是一边阅读,一边设定一些场景思考。这些场景可能是工作、学习、社会热点。有意识把这种思维引入,然后再比较一下,如果不用结构化思维会导致那些不同结果。

2.《你的灯亮着吗?》——建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

首先说这本书《金字塔原理》好看,有趣味性,有代入感,而且内容不长。

结构化思维建立基本的思维框架,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应用于解决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建立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问题是什么?这本书从揭开问题的表象、发现真正的问题开始走进关于“问题”的思维,整个过程包括将问题的发现、定位、分析、设想可行性方案,并通过验证得出最终解决方案。

它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启发我们去挖掘问题后面的含义。比如前面提到的工作报告写得不好,其实不一定是“写作”本身的问题,可能是缺乏清晰的思维、信息源不充分,只有定义准确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它。

3. 《学会提问》——建立批判性思维

打开这本书,我们又回到干货的世界。但如果想培养自己理性思考,这本书值得一读。

我们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属于接收型的,无形当中就减少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机会,而且很容易把“批判”和“反对”画等号。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驳斥别人,推崇自己的观点,而是更理性、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说结构化思维能让人条理清晰的解决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思维能确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批判性思维则能从更全面的角度,坚定支持方案。

《学会提问》的核心在于引入:提好问题、提关键问题,洞察信息,找到最有力的理由或证据来支撑结论。个人认为,在三种需要学习的思维方法中,建立批判性思维比其他两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因为一个意味着“打破既定框架”,而另外两者意味着“框架成型”。

三、自我认知与建立个人思维体系并行

阅读有益于建立思维体系,但每个人在是不断成长的,比如说学生阶段、进入职场来乃至于成家以后,对事物的学习和体验是变化的过程。人文、哲学、历史、社科等方面的认知也在影响思维体系的形成,甚至可以说互相灌溉。所以思维体系与自我认知关系比较大,它也需要不断扩充和完善。

自我认知,是建立思维体系并行的体系。随着自我认知的提高和深入,更多地了解自己,建立起来的思维体系才对自己有帮助的,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思维训练或者一个技巧提升、一种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人可能喜欢系统学习,有人可能从实践中体会。我们不是一定要从依托一本书或者一个课程才能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思维的形成也没有捷径,不能速成。重要的是有这个理念,将获得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练习这种思维,直到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