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秋——入乡随俗】

(2021-08-07 12:5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感想日记

    今天是立秋,按照北方人的饮食X惯,今天是必须要包饺子吃的,我们也不例外。我早晨起来得早,起来后独自在厨房忙活包饺子的材料,结果我包了猪肉韭菜卷心菜馅的饺子。按照惯例,待会儿下午我们还要跟儿子在网上语音通话的,因此我们早餐(两顿饭)就吃了今年立秋的饺子了。

    我虽然出生在北方,但是我的父母亲是南方人,从小家里的饮食X惯都是以南方饭菜为可口。改变我的南方饮食X惯,还是从结婚以后慢慢形成的。

    记得结婚以前,先生来我家。母亲知道我的先生喜欢吃红烧肉,所以经常给他做粤味的红烧肉,并且每次都把红烧肉的汤汁浇在米饭碗里让他吃。开始他不太X惯这种米饭浇汁(粤菜口味甜)的吃法,结果还是硬着头皮应酬着。也许是‘入乡随俗’的缘故吧,久而久之,先生竟然也慢慢养成吃米饭时把菜汁浇在碗里的X惯了。现在每当他吃米饭浇菜汁时,便会经常提起我母亲为他烧制可口的红烧肉米饭浇汁的那些美好回忆。

    记得结婚以前,有时他到我家,我们就想用一些不经常吃的面食来‘招待’他。于是我们偶尔会准备包饺子的食材,让他来给我们撵饺子皮(当时我不会撵饺子皮),大家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包饺子。那时我也不懂包饺子的技巧,生怕饺子煮破皮,有一次便提前把饺子的面合得很硬。先生用擀面杖用力撵着一个个硬硬的面荠子,结果手掌被擀面杖磨疼了好几天。至今偶尔他还会提起这段事儿,我说,那你当时怎么不说面太硬了呢?他说,‘入乡随俗’嘛,就忍了吧。

    先生家是青岛人,喜欢吃面食。结婚以后‘入乡随俗’,我跟着婆婆慢慢学着做面食。婆婆做的每道饭菜都非常的可口,平时我也就仅是打一个下手,主要操持起家里的烹饪面食,还是在公公婆婆去世以后,我们独立生活之后我才慢慢锻炼出来的。

    那时候我们都是双职工,只有在周日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做一些复杂的饭菜或饺子、肉包吃。刚开始,做一些面食的主力还是依靠先生,我仅仅是打个下手。先生干起活来认真仔细,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追求完美。在他的精工细作烹饪下,饭菜和面食的味道做得确实很好,但花费的时间相应也就比较长了。我呢,性格有些急,干起活来虽然不精但却挺快。开始的时候我耐着性子配合着先生煎炒烹炸,一来二去,我嫌他干活太仔细太慢了,就渐渐地把烹饪蒸煮的家务活一点点都自己包揽过来了。

    ‘入乡随俗’,慢慢地我也掌握了一些做面食的技巧。我每逢休假就喜欢发面给儿子蒸猪肉大葱的水馅肉包吃。儿子从小就不喜欢吃面食,唯独喜欢吃我蒸的他自称为‘狗不理’的小肉包。后来我退休后,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了,研究做面食也有了更多的兴趣了。虽然比不上地道的北方人做面食那么的精致,但是我感觉还是说得过去的了。

    日久天长,我和先生在家里的分工非常的明确了,生活上相互配合的也很融洽。两个人的家务活也不多,所以家里所有的采买洗涮烹饪等活都由我一个人‘麻利快’地承包了,而家里系统的理财和所有大小的水暖家电等一切的完善维护,统统由先生‘认真仔细’地来主管了。

    因此,先生很少到厨房‘帮厨’做饭,有时偶尔我不在家回来晚了,他饿了也不会到厨房做一些吃的,而是找些零食垫补一下,等我回来后再去做;至于我做的饭菜是否都合他的口味,他从来也没有挑剔过;每当烹饪他喜欢吃的红烧肉,我喜欢吃的鱼时,我俩都会情不自禁地给对方多留一些吃。家里任何的布置摆设,都是由着我的喜爱去选择,他从来也没有干预和怨言过;可是新家里购买的所有家居,包括皮沙发,几乎都是他购买后自己认真仔细组装的;现在,如果厨房的油烟机脏了,他便会没有任何怨言地去认真拆洗;我喜欢收听音乐的录音机只要没电了,他就不厌其烦地给录音机充电更换电池;偶尔淋浴的地漏阀流水不通畅了,我都要等他过来疏通;燃气热水器的电池至今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更换-----

    我虽然祖籍在南方,但是在北方与先生结婚生活了几十年。入乡随俗,我渐渐地适应了北方的饮食X惯,也能够做一些可口的面制食品了。我和先生在生活上互相理解、互相谦让,几十年来我们融洽地磨合和相互依赖,日子过得既轻松又愉快。

【立秋——入乡随俗】
今天包的‘立秋’饺子

【立秋——入乡随俗】
我用西湖馅摊的咸食

【立秋——入乡随俗】
韭菜鸡蛋蒸饺

【立秋——入乡随俗】用包饺子剩下的面烙饼,做的猪肉卷心菜焖饼

【立秋——入乡随俗】
三鲜菜包

【立秋——入乡随俗】
韭菜鸡蛋盒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