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思考题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40题)
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为坐标原点,
为x轴,以
为y轴。
5.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6.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7.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
。
8. 测量学的任务是
。
9.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10.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1.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________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______与_____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13. 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4. 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15. 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16.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_______,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_________。
18.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6题)
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C.高差
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3.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
A. ; B. ; C.
4.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276° C.6°
5. 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6.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7.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
,其相对误差为( )
A.K=1/3100; B.K=1/3200; C.K=
8.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9.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10.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1.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