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测量学思考题

(2011-02-22 12:52:58)
标签:

高斯

安平

等高线

水准测量

方位角

教育

分类: 试卷题库

测量学思考题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40题)
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为坐标原点,        为x轴,以           为y轴。
5.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6.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7.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                      
8. 测量学的任务是                      
9.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10.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1.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________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______与_____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13. 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4. 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15. 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16.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_______,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_________。
18.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6题)
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C.高差
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3.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
A. ; B. ; C.
4.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276° C.6°
5. 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6.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7.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  ,其相对误差为(  )
A.K=1/3100;  B.K=1/3200;  C.K=
8.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9.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10.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1.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
12. 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
13.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14. 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15. 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16. 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等高
17.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仪;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18. 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19.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20.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21. 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误差。
A.对中;  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C.
22.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实际; 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上的投影
23.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24. 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的观测中误差为m,则正方形的周长(S=4a)中的误差为(  )
A.m;    B.2m;    C.4m
25. 丈量某长方形的长为α=20  ,宽为b=15  ,它们的丈量精度( 
A相同;  B.不同; C.不能进行比较
26.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27.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 .往返误差
28.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
A.不相等;  B.相等;  C.最高为+1″
29. 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 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A.0.0000925;  B.1/11000;  C.1/10000
30. 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 0.025m;  B.200m 0.040m;  C.150m 0.035m
31. 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º,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32.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
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33.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
A. 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间距
34.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A 平距大则坡度小;  B 平距大则坡度大,  C 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35.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
A.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   B. 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C. 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36.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 .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三、多项选择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44题)
1. 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如下几何条件(   )。
A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E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2. 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   )。
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少; E 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3. 光学经纬仪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   )。
              
4.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   )误差。
2C    B 误差;   C 指标差   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E 对中误差
5.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侧站限差有(   )。
A 归零差 ;   2C误差;    测回差;  
 D竖盘指标差 ;   阳光照射的误差。
6. 若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其真方位角相同时,则A点位于(   )上。
A 赤道上;    B 中央子午线上;    C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上; 
D 高斯投影带的边缘上;    E 中央子午线左侧
7. 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   )。
光学对点器对中; B 垂球队中;   C 目估对中; D 对中杆对中;  E 其它方法对中
8.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高差大小; B测站数; C水准路线长度;   D 水准点间的距离;  E 往返测站数总和
9.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   )。
A 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B三角测量;C  距离测量;   D 角度测量
10. 经纬仪可以测量(   )。
A 磁方位角;    B 水平角;   C 水平方向值;    D竖直角;     E 象限角
11.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
A 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B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C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      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     E 估读数差
12. 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 估读误差;   B 照准误差;    2C误差;    D 指标差;   E 横轴误差
13. 确定直线的方向,一般用(   )来表示。
方位角;    B 象限角;   C水平角;    D 竖直角;  
14.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 
前、后视距差;   B 高差闭合差; C 红、黑面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15.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指(   )的地形图。
  1:500;   B 1:5000 ;   C 1:2000;     D 1:10000;   E 1:100000
16. 地形图的图式符号有(   )。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 等高线注记符号;   D 测图比例尺
17. 等高线按其用途可分为(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 间曲线;   D 示坡线;    E 山脊线和山谷线
18. 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   )。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 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E 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19. 平板仪安置包括(   )。
      A 对点;    B 整平;     C 度盘归零 ;   D定向;     E 标定图板北方向 
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
A 由整体到局部;   B 先测角后量距;    C 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D先控制后碎部      先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后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21. 测量的基准面是 (   )。
A 大地水准面;    B水准面;   C 水平面 ;    E 1985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22. 影响角度测量成果的主要误差是 (   )。
A 仪器误差;    B 对中误差 ;  C 目标偏误差 ;   D竖轴误差    E 照准个估读误差
23. 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
A 坐标纵轴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C 指向正北的方向;   D 磁子午线方向直线方向
24.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
A最大测程;   B 测距标称精度;   C 测角精度 ;   D放大倍率;    E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25. 全站仪由(   )组成。
A光电测距仪;   B 电子经纬仪 ;    C多媒体电脑数据处理系统;   D 高精度的光学经纬仪
26. 全站仪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外,还能快速完成一个测站所需完成的工作,包括(   )。
A计算平距、高差;    B 计算三维坐标;    按水平角和距离进行放样测量;    按坐标进行放样;     E 将任一方向的水平角置为0°00′00″
27.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
A 踏选点及建立标志;    B 量边或距离测量;    C测角;     D连测;     E进行高程测量
四.计算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
1. 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 在对S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 =1.573m,b1=1.415m,然后将仪器搬到A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 =1.834m,b2=1.696m,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3. 已知:四条边的增量,试求:四条边的水平距D和方位角α。
 ΔX(米) ΔY(米) D(米) α
+57.145 +152.569  
+126.949 -51.108  
-74.138 -162.672  
-109.834 +61.376  


4.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3648.741 ,2352.655);   B(3584.580 ,2440.037)。试计算水平距离DAB和方位角 AB?
5. 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

 
图1
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  站 点   名 水准尺读数 高差h
(m) 高程 H
(m) 备 注
  后视 a 前视 b   
      
      
      
      
      
      
      
      
      

5.在水准点B 和 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已知B 的高程为5.612m, 的高程为5.400m。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
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路线长(km)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5.612 
      
     
      
     
       
      
      5.400 
      
 
 
  

10. 对某段距离以等精度丈量5次,观测值列于下表。试计算: 
①算术平均值x;②一测回中误差m;③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x; ④相对中误差mx/x;

号 观 测 值
l (m) 改正数
(mm) ² 计   

1
2
3
4
146.521
146.485
146.541
146.498
146.537   
∑    
11.下图为一闭合导线,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已标注于图上,对该导线进行平计算。
 

 
导   线   计   算  
测 转折角β 方位角α 距  离 坐 标 增 量 坐      
站 观 测 值 改正后角值 ° ′  ″ (米) Δx Δy Y
                 
                 
                 
                 
                 
                 
                 
                 
                 
                 
                 
                 
                 
               
                
                 
                 
                 
                 
                 
                 
                 
  fβ=       fx= fy=  K=  
 
            K容=  


五、问答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58题)
1.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
2.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6. 测量学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有哪些?
7. 简述全站仪的结构、功能、用途、精度、特点等。
8. 简述测量学的发展方向。
9. 测量学与数字测图的最终成果是什么?有何特点和用途?
8.何谓水准面?水平面与水准面有何区别?
9.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
11.直线定向的目的是?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方向?
17.何谓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怎样检验?
18.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
19.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角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20.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或消除?
22.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3.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24.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28.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设备由哪些?
32.绘图说明水平角测量原理?
33.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试述仅有一个水准管的经纬仪的整平操作方法。
34.数字测图软件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36.何谓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具有什么特性?
54.何为等高线?试述高等线的性质?
55.何谓坡度?在地形图上怎样确定两点间的坡度?
56.何谓地形图、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的精度?比例尺的精度有何用途?
58.表示地物的符号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二)、判断题 (√正确,×错误)
1、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   
2、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则说明地面坡度越平坦。                   (   
3、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   
4、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由于目标影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   
5、高斯投影为限制投影变形,采用了分带投影方法。                   (   
6、地形图上通讯线、电力线通常采用非比例符号表示。                 (   
7、视准轴是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   
8、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山丘、洼地等,称为地物。             (   
10、地面点沿子午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高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