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清迈

标签:
清迈佛寺白庙清莱西部行摩托队 |
分类: 在路上 |
周围太多朋友去过清迈, 有说:小城是值得去久久发呆的地方, 有说:东西真便宜; 也有说:三步五步一庙。看了不少攻略后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概念:那就是邓丽君《小城故事》的调调,临行前在手机里下了不少邓丽君的旧歌,幻想着在清丽的小城,恬静的咖啡店,一杯清茶,在‘小城故事多’的悠悠歌声中半日静思。
春节假期刚过上了一周班,周五的下午合了电脑奔去机场。游人不多,飞机上很多空位,人努力跳出工作进入悠闲放松的状态,如同《小城故事》的前奏。然而抵达清迈机场,我们立即陷入一片混乱。海关人员忙着应付那些办理落地签的中国游客,根本无暇顾及其他,30平米的屋里,竟用了20分钟才找到入境卡。走出机场完全看不见出租车的指示牌,虽然已经是下午5点,亚热带的太阳照射在身上,依然是炙烤的感觉。坐在双条车上,热浪卷着南亚的浓烈色彩混合成烦躁把人包裹得呼吸困难。在Agoda上‘拍’的神秘酒店,老城东门外的Small
Chiang Mai
Hotel简直是今生旅行生涯最大的失败,再加上第一次旅行没带单反引发的不适应性焦虑,我已经开始毫无耐心地想:清迈不是我喜欢的旅行目的地。
华灯初上,夜市登场了。清迈的日日夜市,周六夜市,周日夜市是小吃与手工品的天堂,起初还算算汇率,和家乡的物价比比,欢喜一番,几下之后就没了乐趣,
看上什么就随意拿,大包小包拿回酒店不像是购物,倒像是白捡的似的。这是一个人工低廉的国家,包车也反映出这一点,等待时间长不值钱但路途远要多收费。
泰国的庙多是出了名的,不是第一次到泰国,但却第一次发现,泰国庙里的佛大多欢喜平和,如同邻家的小妹小弟。我对小乘佛教的独特性有莫名的好感,没有政教合一的影子,没有权力的光环,它谦和恬静,也那么纯粹,贴近信仰的本质。大殿无论如何金碧辉煌,都不会有阴森的压迫感,僧人们无论老幼,脸上都有纯真的笑容,钱财乃身外之物写在他们的行为之中。
金碧辉煌的素贴山双龙寺
清曼寺(Wat Chiang Man)幽静的午后
悟孟寺(Wat U Mong)
在庙里修行的人们看上去没有森严的纪律,太阳落山,僧人们陆续走进大殿做功课,早来的晚来的互不干扰。修行是自己的事情,是内心的事情,无须仪式,无需阵仗,更无需金钱与权力。
前往清莱白庙必经的温泉,喷出的水柱与热气遮天蔽日
清莱的白庙并非古董,热爱艺术和宗教的人把建造变成一种修行,每一寸精致都是对灵魂的洗涤。
来自北京的摩托车队在白庙前列队
著名的酒吧Iberry
Garden小院内的卡通雕塑差不多是宁曼路区域的标志之一,这里远离古城,整条街布满了充满创意的各式小店
从清迈回来,朋友问怎么样?我也是那说法:精致的古城,便宜的物价,密布的寺院,温暖的人们。其实在清迈我一次也没机会听我下载的邓丽君的歌。不知朋友们是不是也会想到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亲密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