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杂想

(2008-08-27 13:49:36)
标签:

开幕式

双号

国家实力

体育项目

分类: 杂想杂谈

关于参与:

    从小就不喜欢体育,大概是因为没有一项有天份的,考试也都是玩了命才能达标。芯芯如今更糟,玩了命也达不了标,以至于评三好都没资格。可是这次奥运会我却从网上订票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终于以一张开幕式和两张女排半决赛的门票让一家三口都在现场感受了热浪。

那是怎样的热情啊!老公带着女儿去看排球,恰巧是中国女排对巴西的那场,8点的比赛600就出门了,精心准备了摇旗呐喊用的各类小道具,晚上回来一人补了一碗方便面,看来消耗不亚于场上运动员了。

    我一个人去看了开幕式,那天天气闷热,温度和10万观众的热情都是沸腾的。说实话在现场并没有看好,首先是场子太大了,不知道应该看那儿,常被一些后台的准备吸引了目光;其次我们还要按照志愿者的带领舞动国旗、丝巾、电筒、奥运棒、拨浪鼓,简直是手忙脚乱。但是很开心,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出席了现场倾力表现是应该的,想来奥运办得这么成功,自己什么贡献也没有,挺惭愧。

开幕式的意境如此致远,文化如此深邃,以至于我在之后很多天里仍然回味着那些细节,每每都有新的感悟。

每晚我都要守在电视前看比赛,听运动员的故事直到深夜。25日那天觉得很失落,没有电视可看了。我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原本已不怎么看电视了。

 

 关于金牌:

记得十多年前,我也看奥运,每每为一块金牌的获得欣喜若狂,为金牌数的排名耿耿于怀,我就不解的问父亲:金牌的多少有那么重要吗?父亲严正的说,那是国家实力的标志,我始终不能懂这是何种内在的关系。今天再来想这个问题,好像是这样,国家有钱了,就有更多的钱投入体育项目,项目有钱了就能出成绩,出了成绩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搞到最后还是与钱有关。

得了奖牌的运动员岁数越大哭得越凶,大概是想起自己坚持的不容易,谈到感谢通常会提到家人、教练、领导什么的,没有人感谢纳税人。其实从他们进体校开始,纳税人就在为培养他们买单,好像没人这么想。

 

关于单双号:

单双号的限制使交通恢复了他本应该有的样子,不能开车的日子就少出门或是坐坐公交,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非出门不可的,偶尔等车时看看马路上的人与景也别有一番情趣,北京现在真得很漂亮。听说很多人在呼吁把单双号进行到底,我也觉得主意不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奥运中地铁
后一篇:逛前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