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2018-08-14 07:25:01)
标签:

峨眉山

一线天

灵猴

清音阁

四川

分类: 西南
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峨眉山一线天的灵猴



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

但凡仙山,必是人杰地灵。生长在峨眉山上的顽猴,也因此而沾光,深得天地之灵气。它们不但精通各种攀援跳跃的绝技,而且见人不惊,擅长与过往行人嘻哈打闹。如此富有灵性,难怪人称“峨眉灵猴”。

生态猴区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野生猴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猴区内设栈道、亭子、索桥,方便游人观猴、逗猴。

提起峨眉山,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形象,恐怕不是别的,而是顽猴一只。没错,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最好的代言人,比任何其他景观、活动都更吸引人的眼球。峨眉山灵猴是出了名的厉害,它们的嬉闹、拉扯常常让游客大惊失色,但大大小小的猴子,有时扮像可爱,其憨态可掬又令人忍俊不禁。所以峨眉山的猴子,就是一道不可错过的景观,也成为诸多游客谈论的话题。

注意事项

导游告诉我们的注意事项:

1.不要将塑料袋外挂在书包外面;
2.不要手里提着塑料袋晃来晃去,塑料袋是猴子抢夺的目标;
3.不要把饮料提在手里或放在书包外面的网袋里,它知道那是可以喝的;
4.不要当着猴子的面吃东西,小心它急了去你嘴里抢;
5.不要当着猴子的面打开书包,猴子认为你是给它拿吃的东西;
6.手里的东西最好一次尽数全喂,不要逗弄他们;
7.喂完食物,可以拍手示意,表示已经没有了,防止他们耿耿于怀、心生惦记;
8.如果前面的猴子过来找你要东西,你可以把两手举向后面,用四川话告诉他后头有(后面的人有吃的),猴子懂得四川话;
9.注意保护好随身财物。

峨眉山的猴子确实很有灵性,理解游客的言行,听得懂四川话。

一线天曲径通幽

峨眉山一线天,又名白云峡;位于在牛心岭下,从清音阁至一线天,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在江两岸迂回曲折;行至极深处,有一峡谷,名曰白云峡,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差较大,感受强烈。

进入峡谷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天一线,高二百余米,宽约六米,最窄处仅三米,只容两人侧身而过,此景即为一线天

一线天,旧时步行需来回涉水踏石过溪,并在乱石中淌水行走,故而这一带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脚不干”。

新中国成立后,景区管理部门已建起数座小桥,整修成一条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两岸瀑布轰鸣,山鸟吟唱,野花点染,怪石峥嵘,山道曲曲弯弯,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进入峡谷、踏上栈道,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高二百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开,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一线,约宽三米,最宽五米,故此景名“一线天”。

游者到此,仰瞻大自然画出的这一道永恒的风景线,欣赏它诗意极浓的含蓄美,无不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黑龙江栈道穿过峡谷,长一百三十米,回廊宛转,路面整洁,平坦安稳。峭壁上还残留着无数洞眼,为昔日僧人架设栈道所遗。

据1976年出版的《峨眉山》介绍说:“过去,栈道险窄简陋,游人时有坠落。”

赵朴初先生在《忆江南·峨眉山纪游》中云:上有青冥窥一线,下临白浪吼千川。

行走线路

我们的行走线路,是从清音阁步行至一线天,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不能行车。我们十几个年岁大的都没去,只有七八个年轻人去了。他们说走30多分钟就到了,那可是上山路啊!我们去峨眉山是五月份,导游说六月至九月才是观猴季节,也许运气好能看见一些。

最后,只有一位带着单反相机的驴友,用长镜头拍摄到了远处的几只猴子,这几张照片都是他给我的。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洪椿坪比一线天还远,金顶最远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这就是峡谷幽深的一线天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这张旅游图,只是看行车线路,看不出高度。从清音阁到一线天步行30分钟,到五显岗也是30分钟。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这张图看得出高度(来自网络),万佛顶和金顶海拔都是三千多米,万年寺海拔1020米,洪椿坪海拔1120米,一线天海拔约八百米,白龙洞海拔八百多米,清音阁海拔七百一十米,报国寺海拔五百五十米。







1600峨眉山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的灵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