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3九曲黄河第一镇去感受时空错位
这次去晋陕大峡谷,原来选择的是偏关老牛湾、佳县香炉寺、临县碛口镇。碛口镇是放在第一位的,后来改道多看了榆林、米脂、府谷、延安。很想看看,碛口镇为什么会成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有什么好条件?黄河还能通航走船?古代真那么繁华吗?我就是带着诸多疑问去碛口镇的。
到了碛口镇,真感到惊讶,黄河是那么平静驯服,而且河床宽阔,过去黄河水量很大,河床很深,可以走大船,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
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碛口镇成为粮、油、茶等货物的集散地。眼前,宽阔平缓的黄河岸边,就是古色古香的碛口镇。镇子街道布局一如既往,那些老字号的屋舍还在,有的甚至招牌也还挂在那里。他们把你带入一个久远的年代,一直到乾隆时期,真有些时空错位的感觉。
口外,以及大西北和内地交易的各种货物,都是通过黄河运输的,用马或者骆驼从山西那些大山里面走,匪患多,时间长,成本高。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条件成就了碛口镇的繁华。后来的衰落,也是由于黄河河床变浅,航运之利消失了。
碛口的自然地理优势,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再者,碛口镇至今没有铁路,古建筑才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成为美术家、摄影家、旅游者的天堂,才把我引到这里来。
镇南卧虎山上的黑龙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旅游佳处。东临黄河、西滨湫水河的黑龙庙,建筑精美,气势雄浑。尤其是庙门设计精巧,内看是一座戏楼,与陕西吴堡县对峙,南邻柳林县,唱戏时声闻三县两省,音响效果很是特殊,是国家级国宝。在山门楼上,凭栏远眺,千年奔腾不息、阅尽人世沧桑的黄河,常会使人生发出许多感概,真有说不出的韵味。

九曲黄河第一镇,山西临县碛口镇
觉得远处的阁楼很美

远处的阁楼

近看阁楼细部

发现附近有一口井

是泉水,还可以使用,后来看见居民家里都有自来水

井里的水溢出来

来到碛口镇黄河边,
挂牌子的地方是航运公司,河边的船应该是公司的吧

都是游船


碛口镇北黄河边,
远处是美术学院写生的学生

碛口镇的一段黄河

碛口镇,黄河边的碛口客栈
今天碛口客栈有居民办理婚事

碛口客栈,过去是四和堂
今天当地居民在四合堂办婚事,所以张灯结彩
小资料:碛口镇四合堂创立于清代道光初年,距今一百八十多年。创办之初为四份银股,故名四合堂。主要经营粮油。
四合堂的前身可追溯到乾隆年间,甚至更早,时属两家字号,但是姓名已经无法考证。四合堂在创建之后,依托宽敞的庭院,充足的库房,一直做麻油营销,久盛不衰,鼎盛时期,窗泊百舟,门走千驼。生意北达包头、银川,西接陕西三边,东至太原、京津。一九四零年碛口解放,八路军一二零师在此开办新华商行。




碛口镇新华商行


黄河宾馆,以及它的望河楼,
还是原来雕梁画栋的模样,在诉说他辉煌的过去

婚宴的现场

这些资料显示它的接待能力很大
也说明这里的明清古建筑,很有代表性,古代市镇的活化石


连当年的小学都还在

碛口镇写生的美术学院学生

一个小巷子

往里看看


碛口镇卧虎山上似乎有古建筑,应该是黑龙庙吧

碛口镇卧虎山上的黑龙庙,上去看看

农村的典型工具

黑龙庙在上面,路边是写生的美院学生

看上去很美

很精致,很美

看看这个门楼,很精细的做工,很美的设计,以为是江南呢

山下是湫水河,在此入黄河

从上面看门楼

庙门就是戏台,省料,省空间,戏楼很有名

黄河面是陕西吴堡县,在此唱戏,声闻两省三县,还有湫水河对面的柳林县

从戏楼旁边的鼓楼凭栏远眺,千年奔腾不息、阅尽人世沧桑的黄河,
顿时会有许多感概,有说不出的韵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