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民间初尊为“关公”,汉代封侯,宋代封王,明代封帝,清代与孔子并称文武二圣,其忠义被儒释道三家推崇。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解州是关羽的故里,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及道教建筑群,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晋西南古建游学之行在运城结束,逗留在运城十个小伙伴结伴游览列为第三批国保建筑的解州关帝庙
关帝庙
地处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山,平时游人稀少

关帝庙经历朝历代多次增建重修,现都为明清时期的木建筑,在古老的河东地区,其建筑就不算十分古老,集齐戏台、牌、坊、楼、殿、亭多种建筑类型。建筑群占地22万平米,分为结义园、主庙区、御花园的建筑形制。
君子亭原名莲亭,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是解州州守主持兴建结义园,开辟莲池而得,单檐歇山顶,回廊环抱,明柱支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筑于大月台之上,具有鲜明的晋南民居风格
结义亭原为三义阁,是结义园内的主体建筑,是清代后期建筑,单檐卷棚歇山顶,亭阔进深均为五间,四周有围廊
穿过结义亭,是一面山西民居风格的影壁,壁前立有一石柱,传说是关公化身,影壁书有小篆“三分砥柱”石匾,寓意魏蜀吴三分天下,关公乃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

面对端门的四龙影壁

绕过影壁,是通体砖构的端门,建于清代,歇山顶,檐下施仿木砖雕斗拱。是正庙的第一道门,也称为正南门,穿过此门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一马“,门前立一拴马石。
端门两侧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建造的铁狮子通高在四米左右,昂道竖耳,纹饰精美,威猛雄健
端门部辟三门,进入主庙区,每年农四月初八,放置关帝圣象的大轿从端门出发开始巡游,是当地重要的节庆。主庙沿袭“前殿后寝”仿宫殿式布局,有殿门10座,牌坊7座,楼阁5座,亭2座,影壁1座。

雉门是关帝庙的第二道门,俗称大门,在光绪九年被火焚毁后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前为单檐歇山顶,
雉门后为卷棚抱厦形成乐台,与雉门台基、瓦檐同为一体,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戏的戏台。
午门是关帝庙第三道门,庙内最晚的建筑,民国九年(1920年)重建,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七架梁,石雕回廊厅式结构,周围有石栏杆,是文武群臣待朝、献捷的场所
厅内有周仓、廖化画像,以及反映关羽一生经历的彩绘

穿过”山海钟灵“坊
御书楼原称为八卦楼,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前檐出庑殿顶抱厦一间,后檐出卷棚顶抱厦三间,楼身四周回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为纪念康熙御书“义炳乾坤”牌匾而改为御书楼
此牌匾悬于崇宁殿内
御书楼内雕饰精美八角藻井
在御书楼室内,回望一块匾额万代瞻仰,字体刚健有力,笔锋奔放自如,是书法家龚浩所题。

关帝庙内汇集中国历代君王、大臣、知名人士题匾多达60多幅,“绝伦逸群”横匾,无任何边饰,此四字是诸葛亮对关羽的评语,匾文是乾陵年间解州知州言如泗所书,比较特殊,字体飞白,圆转如意,一派气定神闲之态,匾额由一对怪面人头承托,犄角直竖,獠牙尖利,面目狰狞
走出御书楼,
巍峨雄伟的建筑崇宁殿,。因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殿前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月台宽敞,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式琉璃殿顶,大殿内木雕神龕内塑帝王装关羽座像
大殿明间悬清乾隆帝手书横匾”神勇“
檐下有咸丰帝所写”万世人极“匾

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

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两侧立有重达300斤青龙偃月刀,

清代在崇宁殿前两侧增设两座亭式建筑,平面六角,重檐六角攒尖顶,钟亭在西侧,碑厅在东隅
碑厅立有和硕果亲王于雍正十二年所书的诗碑
殿前铁质焚炉建造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两层十角攒尖顶,象一座十棱形塔式楼阁,下部基座甚高,最下为龟脚兽面,整体构思精细,铸造精巧,不失庄重威严
站立在焚炉边的铁狮昂首挺胸,威武雄健,铁人为胡人形象,高鼻深目,是饲养狮子的域外人。
穿崇宁殿而出,过花圃,在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气粛千秋坊“,为四任三间三百楼十戗杆结构,坊东侧有印楼,侧为刀楼,双楼对峙,方形三层十字歇山顶建筑
楼脊、瑞兽图案正中饰以琉璃葫芦,寓意福禄,两边为琉璃凤吻一对,为山西历代仅有。花板雕绘莲菊
院内一对翠柏掩映下,夕阳西下之时,绿荫
刀楼里放置青龙偃月模型
葱绿松柏遮掩下,印楼内置曹操赐予关羽的”汉寿亭侯印“。关公斩颜良后曹操封为汉寿亭,并铸印相赠。

春秋楼是关帝庙最后一座建筑,也是扛鼎之作,又名麟经阁,因楼内塑有关羽夜读《春秋》真塑像而得名。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为清同治九年修。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上下两层皆施回廊,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图案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四周勾栏相依。
登楼凭栏远眺汾河
春秋楼有三绝,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空中楼阁之感,此谓之一绝
二绝是:二层藻井,有204对斗拱层层倒昂下垂,散为菊花状
顶部悬垂三眼”藻井“

最后一绝是进入二层,有神龕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读《春秋》真身等高塑像,因不允许拍照,引用网络照片

匆匆走完关帝庙建筑群,加深了解关公文化精神体现的忠、义、仁、勇、礼、智、信,来自于儒家,升华于佛家,鼎盛于道
家,关帝庙在封建社会是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载体,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