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公开课等 |
第六章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去认识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明确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地方法,从而开拓思路。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对于大洲这样综合性比较强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教具、地图、资料等。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法指导: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与过程
复习导入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习一亚洲的位置,然后请学生展示。
1.半球位置: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
4.范围:亚洲是世界上跨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师:再找出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洲?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师:(总结)这样我们就明确知道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请大家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合作学习第1题。
师:(过渡)请大家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范围,与其它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回答)亚洲南北跨约90°(纬度),约从10°S~80°N。与其它大洲相比,亚洲所跨纬度最广。
师:亚洲不但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看出什么?
生:(齐答)亚洲面积最大。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用尺子量算,讨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师: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对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生:(讨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http://s1/mw690/3faf7427gddc1fe768130&690
师:(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请学生完成合作学习2。
生:(观察图,讨论)亚洲共分成六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中国位于东亚。
师: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生:还有蒙古、日本、朝鲜、韩国。
师:(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生:(讨论)结论:有五个分区与中国接壤,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师:展示图片问:看到了什么?并且判断是哪个地区?
生: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
教师引导: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师生分析: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需要居住帐篷。
师: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教师出示: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讨论P5图6.6②一④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
出示参考答案:
图②;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本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图③: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图④: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 200米。
教师组织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并进行交流:学生可先收集后在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
教师总结指导:分析一地的人文差异,主要包括了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气候、地形、河湖、植被等等的特点,会对当地的人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师:通过以上的观察分析,大家认识的亚洲有许多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请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生:(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二、世界第一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