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2023-06-04 10:25:03)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春深草木郁葱葱,小蹊寻鸟几羽惊。

一只腾飞一树上,栗耳映日分外明。

灰顶棕腰翅若雀,歌喉吟唱好动听。

慭然摸近八尺远,食指轻声满画屏。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栗耳鹀(学名:Emberiza fucata)是雀形目鹀科的鸟类。体长16cm。繁殖期雄鸟的栗色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和第一冬的圃鹀很相似,但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冬季成群。喜栖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 森林迹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至中国、蒙古东部及西伯利亚东部;越冬至朝鲜、日本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中国分布从东北,经沿海至华南,台湾,海南,四川,贵州。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外形特征

栗耳鹀身长约16厘米,是体型略大的鹀。繁殖期雄鸟的栗色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颈部图纹独特,为黑色下颊纹下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接,并与喉及其余部位的白色以及棕色胸带上的白色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和圃鹀的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栗耳鹀西南亚种雄鸟较指名亚种色深而多彩,且项纹黑色重,上背黑色纵纹较少,棕色胸带较宽。栗耳鹀挂墩亚种色深且上体较红,具狭窄的胸带。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虹膜-深褐;嘴-上嘴黑色具灰色边缘,下嘴蓝灰且基部粉红;脚-粉红。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栖息环境

喜栖于低山区或半山区的河谷沿岸草甸,森林迹地形成的湿草甸或草甸加杂稀疏的灌丛。

百鸟集之201:圆明园寻鸟遇栗耳鹀

生活习性

叫声:于矮丛顶上作叫,鸣声较其他的鹀快而更为嘁喳,由断续的“zwee”声音节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两声“triip triip”收尾。叫声为爆破音“pzick”而似田鹀。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8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