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2023-03-06 09:46:15)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

 

六百年的水墨遗韵

绝非轻描淡写

不同文化的交融

已化作文昌宫的神圣

与图书馆的书香

在清亮的小河缭绕

在凌霄的高山飘荡

在翡翠交响的音色中

走街串巷

 

曾经的400余名举子秀才

有人成为教书先生

有人成为国家栋梁

也有人摇着纸扇漂洋海外

渐渐将古镇演进成侨乡

无论深宅大院

抑或座座瓦房

总有异域文化元素装裱

也有美玉堆砌的财富

雅化成崇文尚教的民居

而名声远扬

 

走在弯弯瘦窄的街巷

一轴轴明清画卷铺展

有的,是旧时的烟火

也有新生活编制的时尚

 

马帮声远去了

军屯嘈杂的口音

也合成同一种方言

在环村穿行流淌

唯哲学的光芒恒远

因一座近水的院落

曾影响了领袖的思想

也有新的伟人声音绽放

在古镇四季花开

弥漫芬芳

 

游历于此

我只想醉卧一方山水

衔苍苍远山

绕依依绿柳

身为异客

心似苏杭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全镇人口7000余人,有海外华侨3万多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和顺自古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这里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全镇人口6000余人,在外华侨就达1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文化旅游景点有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和以弯楼子、刘家大院等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古民居。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202012月,经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评审会的严格评审和筛选,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大庄、水碓、十字路三个社区(其中:水碓社区和十字路社区位于古镇核心区)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2018年末有2246户,7013人,有海外华侨30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2005年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殊荣后,还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镇"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佳古镇""全国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小镇""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村镇" "森林文化小镇" "云南省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190米,最低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1425.4毫米,旱、雨两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类型。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100余户;兼具中式、欧式、南亚等建筑风格和元素,被挂牌保护的古民居116;建于明代的主要闾巷11;最具汉文化特征和最具人性化的月台20;建于明清的寺庙7;建于清、民国的宗祠8;建于清、民国的洗衣亭7;112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的古镇,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水墨丹青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和顺寸、李、尹、刘、贾五姓,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其祖先就是此时奉命随傅友德、蓝玉、沐英征金齿、腾越南来的。事平,驻军腾越,均以军功得封。如刘继宗授总旗官;尹图功授指挥,赠武略将军;寸庆领卫指挥职兼随军参赞;李波、贾受春亦授指挥。因云南距京城远,边境多战乱,于是设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敦村"(和顺古称)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刘氏家谱》叙其始祖与寸氏祖遍览腾冲,最后发现此地,啧啧称赞说:"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坼……两人心甚慕,不忍舍去。接踵而到的是,来自湖南的张姓,来自南京的赵姓、钏姓,来自河南的许姓。张、赵、钏、杨到腾冲时间约在明洪武末年,许姓则是正统年随王骥征麓川而来。之前尚有曾、蒋、丘、番、冯姓,可能迁居他处。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风光一景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湖光山色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美丽一景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毛泽东的老师艾思奇纪念馆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华侨之乡和顺是西南最大的侨乡,40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就开始"走夷方"。由于和顺离缅甸才70公里,所以去那里做玉石生意的人最多,还有远走印度(此地离印度400公里)、美国、加拿大的,其中不乏成为巨富大贾的,他们衣锦还乡之后就在和顺修建宅院,也出资修建宗祠,全乡有八大宗祠,都风格各异。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艾思奇纪念馆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由于受外来文化浸染,和顺的建筑多为中西合璧,风格有南亚的,东南亚的,宅院里还有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由于明代朱元璋的屯边制度,和顺又有许多从中原迁来的移民,安徽、南京的都有,所以这里的民居还有徽派的建筑风格。各种建筑风格,在这个清秀的西南边陲水乳交融,和谐并存。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全乡侨居国外的人口有3万多人,为国内家乡户籍人口的4倍有余。华侨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历经多少沧桑巨变,和顺人以自己超常的智慧使古建筑和文物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改革开放后,和顺以文化为灵魂,以保护为基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展文化旅游,一跃成为云南著名的旅游圣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云南省最为重要的文化生态村示范点。2003年,和顺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古镇处处是花影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保安巡街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街巷的老人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街景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百姓烟火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风景如画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寸氏宗祠
走笔神州(51):印象滇西(组诗)之和顺古镇

门票55/(包括和顺图书馆、元龙阁、艾思奇故居、文昌宫、弯楼子民居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小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