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angzhenyu133_171阵雨
liangzheny
u133_171阵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52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2023-03-01 18:19:21)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红头穗鹛

一穗小小鹛,头戴朱砂红。

身着橄榄绿,吟哦语嘤嘤。

登临花枝上,鸟中一美伶。

对望相相惜,梦里侍金笼。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红头穗鹛(学名:Stachyris ruficeps),小型鸟类,体长10-12cm。头顶棕红色,上体淡橄榄褐色沾绿色。下体颏、喉、胸浅灰黄色,颏、喉具细的黑色羽干纹,体侧淡橄榄褐色。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或与棕颈钩嘴鹛或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在林下或林缘灌林丛枝叶间飞来飞去或跳上跳下。通常营巢于茂密的灌丛、竹丛、草丛和堆放的柴捆上。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额至头顶、有的一直到枕棕红或橙栗色,额基、眼先淡灰黄色,眼周有一圈黄白色,颊和耳羽灰黄或灰茶黄色或多或少缀有橄榄褐色,眼上方浅黄色或橄榄褐色。枕棕红色或橄榄褐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灰橄榄绿色或淡橄榄褐色而沾绿,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黄或茶黄色,内侧飞羽外翈羽缘与背同色,尾上覆羽较背稍浅,尾褐色或暗褐色。下体颏、喉、胸浅灰茶黄色或浅灰黄色或黄绿色、具细的黑色羽干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绿色,有的或多或少还沾有灰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沾黄。 虹膜棕红或栗红色,上嘴角褐色,下嘴暗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或肉黄色。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分布海拔高度从北向南递次增高:在分布最北界的陕西南部地区,多见于海拔500-700m的低山阔叶林和山脚平原地带,偶尔见于高山森林中;在四川、云南一带多分布在海拔1000-2500m的沟谷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山地稀树草坡和高山针叶林中;在贵州则主要见于海拔350-1650m的山坡草地和灌丛。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食物亦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或与棕颈钩嘴鹛或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在林下或林缘灌林丛枝叶间飞来飞去或跳上跳下。鸣声单调,三声一度,其声似‘tu-tu-tu’。

中国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一直到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灌丛、竹丛、草丛和堆放的柴捆上。巢主要由竹叶、树皮、树叶等材料筑成,有的还有蜘蛛丝粘连,内垫有细草根、草茎和草叶。巢距地高0.5-1m,巢的大小为外径7-8cm,内径4-5cm,高7-8cm,深5-6cm。每窝产卵通常4-5枚,卵白色、钝端具有棕色斑点,卵的大小据4枚卵的测量为17.2-17.8mm×13-13.2mm,卵重1.2-1.4g。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据李桂垣等 (1985) 54636-193558637-1850两次全日观察,每天喂食次数分别为65次和74次,一般每小时喂雏6-8次,最多9次。育雏期间雌鸟在巢内过夜。

百鸟集之182:红头穗鹛

红头穗鹛是中国穗鹛属鸟类中分布最广和最为常见的一种。据在秦岭大巴山低山阔叶林4天的数量统计,平均每日遇见3.7只。种群数量较丰富。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摄于昆明黑龙潭   后三张为网摘  特此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