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集之176:田鵐

(2023-02-13 17:43:02)
百鸟集之176:田鵐

田鵐

草丛腾飞起,几树挂音符。

天空嘤色转,田野妙语流。

喜观灵鵐小,白眉冠凤头。

群去群又来,正月乱鸣啾。

 百鸟集之176:田鵐

田鹀(学名:Emberiza rustica)全长约15cm。雄鸟头部及羽冠黑色,具白色的眉纹,耳羽上有一白色小斑点。体背栗红色具黑色纵纹,翼及尾灰褐。颊、喉至下体白色,具栗色的胸环,两胁栗色。雌鸟与雄鸟相似,羽色较浅,以黄褐色取代雄鸟黑色部分。栖息于平原的杂木林、灌丛和沼泽草甸中,也见于低山的山麓及开阔田野,迁徙时成群并与其它鹀类混群,但冬季常单独活动,不甚畏人。以草籽、谷物为主要食物。春季鸣声动听,常在灌木上鸣叫不停。

百鸟集之176:田鵐

形态特征

田鹀大小量度:体长13-15厘米;翼展23-24厘米;体重23克。

雄性成鸟(春羽):头顶和面部均为黑色,有些羽端沾栗黄色;眉纹白色,有的个体眉纹沾土黄色;枕部多为白色,形成一块白斑;颧纹棕白色伸至颈侧;背以至尾上覆羽概栗红色,背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羽缘土黄色,余羽具黄色狭缘;中央尾羽的中央黑褐色,向两侧渐浅,并渐显栗色,羽缘土白色;最外侧一对尾羽由内翈先端的中央起有一白色带伸至外翈的近基部;外侧第二对尾羽的白带和第一对同,但不向外翈延伸;其余尾羽均黑褐色微具黄褐色羽缘;小覆羽栗褐,羽缘土黄;中和大覆羽黑褐,羽缘栗红至栗黄,羽端白色形成两道白斑;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均角褐色,羽缘栗黄色;颏、喉、颈侧及腹部近白色,颏和喉侧有一块褐色点斑;胸和胁的羽端栗红,因而形成栗红色胸带及体侧的栗色斑;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百鸟集之176:田鵐

栖息环境

田鹀栖息于平原杂木林、人工林、灌木丛和沼泽草甸中;也在长白山海拔 800-1000m的低山区和山麓以及开阔田野中。春秋季迁徙时间集结成群,有的与灰头鹀和黄胸鹀组成数十只的小群或百余只的大群,但在越冬地多在平原和山麓草丛、农田中分散或单独活动。

百鸟集之176:田鵐

生活习性

性颇大胆,不甚畏人,冬季常到农家篱笆上和打谷场,城市里林荫道及庭院的高树上。当栖息枝上时,常常竖起头上羽毛,性又耐寒,虽大雪寒冬仍十分活跃。

春季发出动人的歌声,常站在灌木上唱个不停,冬季则隐在植物掩遮的地上,发出 "chiuchiu"的单调声。

保护级别

田鹀为中国东部地区及新疆西部较常见的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8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

经济意义

田鹀在中国的数量很多,分布又广,绝大部分是以杂草种子和越冬昆虫为食,对作物有益,应予保护。食物中也有些谷物和松子,但为数甚少,对农林业影响不大。再者因夏季鸣唱悦耳,已成各地笼鸟之一,饲养时除给以小米、麻子外,应多给以昆虫和昆虫幼虫。(注:后三张为网摘,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