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2022-10-02 18:28:52)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菖蒲河

秋日云游菖蒲滨,红墙黄瓦卓不群。

天妃龙闸锁金水,太液御池通民心。

追古皆是官贾影,抚今黎民可莅临。

我醉京韵醒柳下,信步独往承天门。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菖蒲河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段。河由西苑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过天安门前,往东汇入玉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河南岸为南皇城墙,西端为长安左门北墙下的半边桥,东端为进入玉河的水闸,清代名天妃闸。明代在河上有桥一座,北通东苑长街,清代名为牛郎桥,是一座石台木板桥,1913年打通南池子大街,在皇城墙上拆出券门,同时将此桥改造为石拱桥。河北岸在明代为皇宫东苑,跨河建有涌福阁,清代已无存。民国以后,菖蒲河两岸陆续建满房屋,并在河南岸形成了东、西银丝套两条胡同,菖蒲河成了垃圾堆放场和污水沟。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填平河沟,改为街道。但破旧民房倚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而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河道填平,丢失了重要的史迹;位在天安门敏感地区,消防、治安、卫生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首都的中心。有鉴于此,2002年东城区斥资全部搬迁河道两侧居民,拆平后挖出菖蒲河故道,恢复了水面,标志出天妃闸,亮出了南皇城和太庙、皇史宬红墙,将这里建设成一处依托历史遗址,富有古典风格的城市园林。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风物集之151:菖蒲河

摄于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