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散记
(2022-07-20 15:52:41)
乡居散记
阵雨
放弃城里,乡居京郊,是不情愿的。
虽然那片热土养育了我一十七载,虽然那里有熟悉的乡土乡音,有血脉相通的至爱亲朋,有岁月磨灭不了的青春记忆,但久居北京城,我已经对这座国际大都市有了深深的情感。城中的街巷胡同、宫殿庙宇、商厦公园、花鸟草木、风土人情,均与我的生命紧紧捆绑在一起。想起要回归乡下,真心有些难舍难离。
但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责任,却又让我心甘情愿,也可以说是无怨无悔地从北京城全身而退,进而进入少年时曾有过的乡居生活。
儿子大了,成家需要城市住房,作为父亲需要做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大气和慷慨。于是去年9月,刚刚退休的我,便迅速回归老家房山,开始了乡居故土的京郊生活。
乡居的住所,是窦店镇的一处普通小区,离生我养我的村落也就十里多之遥。小区毗邻窦店镇政府,交通、购物、餐饮倒也方便。医疗是村镇卫生院,虽然大病难治,但小病可医。幸念自己虽年逾花甲,身无大碍,只是愁怨远离城市大文化,多彩缤纷的都市风情渐行渐远,诗和远方亦觉得遥不可及。
老伴儿倒是喜欢简约的乡居生活,每天在家绣花儿追剧做家务,出门儿购物逛市场,闲时微信群聊大天儿,,,,,,如此简单重复的生活,就已让她感到自己是世界最幸福的女人。顶多偶尔会充满幻想地唠叨几句:“咱要是有一亩三分地就好了,若是种上些瓜果梨桃、新鲜蔬菜多好!”
总体说,老伴儿的心境是沉静的,而我的思绪却始终在飘,在远方美丽绚烂的风景线横无际涯地飘荡,在城市幽长的街巷胡同漫无边际地穿梭——我是个爱玩儿和向往远方的人。
然而现实,有时很难让乡居生活插上飞翔的翅膀,尤其新冠疫情,甚至残酷地将乡居蜕变成“囚居”。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封控,我常常伫立窗前,苦愁中期待着疫情快快云开雾散,也思考着远方不能及,就退而求其次,在家乡的这块热土之上,能寻得一方迷人的去向所在。
终于,有个地方,成为我乡居寄情山水的乐土,只要情况允许或闲暇之余,我就会只身前往,以至魂牵梦绕。这就是琉璃河湿地!
琉璃河,古称刘李河,其发源于北京房山境内的百花山西麓,蜿蜒129公里汇入涿州拒马河后流入海河。
这里不光有悠久的历史,且留下了不朽的文明。
据文献记载,古时候琉璃河河面宽阔,岸柳成行,植被茂盛。清澈的河水,不仅滋润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也是京西南水上行船、漕运的重要场所。横跨南北的燕谷长桥(琉璃河大石桥)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石桥建成前曾是木桥,明嘉靖年间修成165.5米的大石桥。
在历史的长河中,波光粼粼的琉璃河与燕谷长桥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范成大的《琉璃河》这样写道“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在押送大都的路上也留下了《雪后过琉璃桥》一诗:“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蹄。游子衣裳和铁冷,残星荒店乱鸣鸡”。其间也有明朝顿锐的《琉璃桥四望》 :“晴天虹影卧平湖,倒浸蓬山贝阙图。白浪眼穷风浩渺,彩云空阔气虚无。三江近海思归范,万柳萦堤不姓苏。早晚月华波上动,恍然龙女弄明珠。” 所有这些诗句,为这方燕地圣水留下了恒远的记忆。
这些年,随着琉璃河湿地的开发建设,曾经的这块燕国明珠,又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琉璃河,小时候也曾来过。近年来,也写过关于琉璃河的文字,但还从未有过像现在一样一次又一次执著的前往,虽然所有的前往,是在乡居蜕变成“囚居”解封之后不能远行的被迫行径,但我却慢慢爱上了家乡这方所在,我甚至相信,这方所在,一定会成为我将来乡居养老的乐土。因为这方乐土,有壮美的风光,有无数多的花草丽鸟,更有无数多的亲情和温暖!
这里的山水是美的!
我常常立于燕谷长桥之上,望清澈的河水缓缓东去,尤其日出东方的早晨,朝霞尽染水面,粼粼旖旎的波光是那样的美。两岸风动的杨柳、水中摇曳的水草也是那样的美。总之望尽天边,一切静卧或灵动的都是美!
我也常常于燕谷长桥东侧南岸二三百米处向西眺望,无限风光恰如万卷丹青,醉眼醉心!尤其暑期夏日,万顷荷花与风中翻卷的蒲苇彼此相望,相得益彰,共同勾画出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绝美长卷。倘若雨霁初晴,远景太行余脉山呈黛色,云海缭绕,近景燕谷长桥飞虹卧波,那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这里的花鸟是美的!
琉璃河核心区燕谷长桥东西绵延十几华里,除荷香弥漫,也有百花绽放!诸如水中生长的荇菜、慈姑、菱角等,它们与岸边生长的鸢尾、红蓼、狼尾草、蜀葵、千屈菜等争芳斗艳,共同构筑了一片片芬芳的花花世界。
琉璃河是花的世界,然而更是鸟的天堂!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露霜,这里总有悦耳的鸟鸣!
有观鸟人说他观测到的鸟儿,足有100多种!我并不惊叹,因为我乡居短短来过的十几次,就拍到了五、六十种。诸如:天鹅、鸿雁、鸳鸯、长脚鹬、白鹭、文须雀、震旦鸦雀、白骨顶鸡、赤麻鸭以及阿穆尔隼、普通鵟、黑翅鸢、白腹鹞等不同科目的鸟类,这些飞翔的“花朵”,带给琉璃河的是生动,带给我的,则是深深的吸引和心中的无限美好,因为我爱鸟儿,也爱拍鸟儿!
因为乡居,让我深深爱上了琉璃河这块故土,而且也真的成为了心中的乐土再已难以割舍。甚至在短短10个月乡居的日子里,我寄情这里的山水、沉醉这里的花鸟,我甚至开始为这里的山水花鸟尽情的歌唱!
“瑞雪扬花燕谷桥,冬来何须悲寂寥?风卷蒲苇草鷺飞,水泛涟漪鸟浮摇。荷香满塘虽远去,却遗风骨日月昭。扶栏喜把西山望,玉龙腾云舞妖娆。”这是去年11月8日琉璃河初雪时,我在燕谷长桥写的一首即景诗,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雪中琉璃河的赞美,也抒发了心中愉悦的情怀。
记得那天虽已是立冬节气,但琉璃河的菊花依然凌雪绽放,面对一片片的挺立与傲然,我不免诗由心生“立冬忽见初雪生,万众神往紫禁城。独我不把帝宫赏,蜗居乡野有心灯。”在这首《乡野寄怀》中,我把一朵朵天人菊当作心灯来写,缘由是我敬仰天人菊抱香枝头不惧严寒的品质,如此的内心状态,雪中壮美的紫禁城,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感受,也只有乡居村野才有!
因为爱鸟儿,自然描写琉璃河的“鸟诗”就多。其中一首《普通鵟》这样写道:“巉岩凛凛镇西山,湿地高枝守大川。西来太行三十里,琉璃飞雪亦盘旋。弯喙利爪惊百鸟,铁翅金睛兔鼬寒。毛鼠焉用大鵟治?土豹可固燕堤关。”字字句句,无不彰显着普通鵟的威风八面和除害安邦的品质!
这里的亲情更是美的!
寄情山水,观赏花鸟,满足着我的视觉神经,而乡居中的亲情相聚,则温暖着我的心灵世界。
琉璃河镇东行10华里有个小村落东南吕,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小村离窦店我居住的小区,也只是12华里。曾前父母在世时,那是我情感的方向、心灵的皈依。而今父母西去,我依然时常牵念,因为小村兄嫂还在。我更是庆幸,两个姐姐,都没有远嫁,她们的家离窦店都不是很远。我思想比较解放,从不迷信故土是生命的终场,但亲情于乡居中欢聚,我永远感觉是生命抵进心灵最快乐的事情!于是与兄长把酒言欢,聊聊家常,扯扯闲事,我会感到无限的快哉!
两个姐姐,更是我时刻牵念的亲人,她俩一个大我一轮,一个大我九岁,从小就哄我呵护我。我17岁天津求学,直至毕业到北京城工作,她俩一直牵挂着我。父母年迈病重时,我总能看到她俩床前床后悉心伺候,一片孝心昭耀日月,令我感动。于是与俩姐姐通话聊天,乡居后十日一小聚,月余一大聚便成家常便饭。每次相聚我都会感到格外的快乐与幸福!
我更愿与姐夫举杯换盏,开怀畅饮,因为姐夫不光酒量大,更有一副热心肠。每次在姐姐家聚会,都是姐夫亲自下厨,他做的每一道菜,皆是美味佳肴。有时为做一条红烧鱼,他会到鱼塘亲手钓一条。每每看到他在鱼塘垂钓的身影时,我真的内心感慨:“姐夫的感情线比鱼线还长”!当听到我的赞美,他只是哈哈一笑,之后便是与我酒桌上悦耳的撞杯声。
这乡居悦耳的亲情撞杯声,我感到是通往内心深处的美,真的!
被迫无奈、也是心安理得的乡居生活,让我远离了城市的美景与繁华,因疫情的“囚居”,也未能实现梦中的诗和远方,但近在咫尺的“琉璃山水”和花鸟草木,触手可及的故土亲情,着实让我感到了乡居生活独有的味道,这种味道有小时候的原始与淳朴,也有而今的惊艳与新鲜!
琉璃山水、花鸟草木、故土亲情,只是我乡居生活的“近水楼台”。期间,我也走过家乡稍远的地方。诸如“十渡山水”、“百花山麓”、“贾岛故里”、“山顶洞穴”。。。。。。也曾于天开寺边赏花海,山崖溪边拍黑鹳,也曾村落浊酒待远客。。。。。。乡居的时段不长,但一切都是美好的入目和情感的撞怀。
我真切感到,无奈的乡居生活,竟然慢慢变得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的还有:乡下的天空是那样蔚蓝,空气是那样清新,河水是那样清澈,山色是那样神秘,田野是那样多彩,夜晚是那样静谧,民情是那样纯朴。于深夜凝望天空,星月是那样明亮。于清晨推窗呼吸,空气是那样甜爽。于田间地头与乡亲对话,乡音是那样可亲。于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季节里,当我再也看不到刀耕火种的过去,看到的是当今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每每此时,我的嗅觉,再也不只是弥漫的稻甜麦香,更多的是油然于心、对日新月异伟大祖国的骄傲与自豪!
乡居,真的是美好的,在美好中,我也常常悦动于那些为老人免费提供的体育场所挥洒着快乐,我也常常阅赏于图书馆阅览室享受着翻卷的书香,我也像老伴儿一样幻想着能有一方田园,去营造一亩风光,再播种一亩希望。。。。。。
乡居,真的是美好的,但我依然于热爱中憧憬着远方。也许我真的老了的时候,再化作对故乡的守望!
(2022年7月于窦店山水汇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