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23)
标签:
诗词 |
分类: 故乡情 |
又是人间四月天
(八秩寿庆之23)
今日特别推出陕西大腕赵奇立和浙江大笔袁文庆二位诗家的大作,欢迎光临欣赏!
赵奇立
坡底韵贺刘玉霖先生八十寿诞
坡底流芳自一家,林泉隐迹远浮华。
凝神展卷心如水,采菊亲篱身探花。
八十春秋沧海月,几番风雨漫天霞。
喜今韵养天年健,浊酒桑麻惬意茶。
赵奇立祝寿诗意译
坡底韵自成一家,
在诗坛享誉流传。
坡底韵的首创者,
却隐迹林泉,远离浮华。
专心读书,心如止水。
采菊东篱,问草探花。
诗意的生活很潇洒。
八十个春秋,
沧海月明珠有泪;
几十年风雨,
云开日出焕晚霞。
最喜今朝颐养天年,
仍保持健康体魄,
与南来北往的新朋旧友
一壶浊酒,一瓯清茶,
瓜棚豆架,共话桑麻。

袁文庆
次韵刘玉霖老先生并贺八十寿
人间无物不成诗,君得风流五代词。
案牍劳神终笔吏,文章醒世是良医。
一江沙渚吹芦苇,八秩春秋听画眉。
出鞘挥刀锋刃在,美人宝马两相宜。
袁文庆祝寿诗意译
人间诗材到处都有,
只要有感悟,无物不成诗。
刘君善于观察世界,
遂用风流坡底韵,
写出了很多优美诗词。
坐在办公室里搞创作,
等于闭门造车,
再辛苦也不过是个码字匠。
诗文合为时而作,
起醒世济人之功,
才是治国的良医。
扬子江边的沙滩上,
芦苇在江风吹拂下起舞。
优游岁月的白发老人,
消磨春秋徘徊于江渚,
听那画眉鸟儿在唱歌。
我的出鞘之刀,
挥舞起来锋刃锐利。
倘若有美人宝马相随左右,
我将仗剑远游,
那就再合适不过了哎!
【附】
怎样看待
我用白话意译友人赠我的诗
《又是人间四月天》第五节文字节录
为酬谢诗友盛情,本打算将每一位诗友大作写一篇赏析文章,以心印心,挂接友情。算了一下,若按我的陋*习,一篇赏析文章以1500字计算,那就得至少撰写5万原创文字,恐怕精力不济了。后来想出一法:诗友赠我的都是旧体格律诗,属于文言文,为了表达我对诗友的诗曾认真拜读,含英咀华,领会深情,我把旧体格律诗译成白话文,有的或冒称自由体白话诗,就好比甄士隐解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注,如能解得切,不但好向诗友交代,拉近了我与贺诗作者的距离,就像甄士隐得到跛足道人的认可结为同道一样;也能让不能完全读懂文言文诗句的朋友,在欣赏友人的格律诗时有所助益,不亦宜乎。
但问题随即出来了,译文若体现朋友贺诗盛情,按世理常情,友人诗的语言当然多为恭维话,溢美夸大之词,我若不如实直译,必辜负了朋友一番盛情美意,或煞了人家的风景,岂可使得?但按友人诗意译,在旁人看来,好像是我在自吹自擂,自宠自贵,不懂害羞,把人家诗的恭维夸张当了真,还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岂不糟糕?真的两难也!
所以预先申明,友人赠我的祝寿诗,无论怎样夸奖我,表扬我,都是出于对我的爱,我领情,表示感谢!但肯定不会把诗的语言当成鉴定结论,把夸奖我的言辞句句当真,得意忘形,自我膨胀,如气球升空,直觉得自己能为地球自转定速度,能给人类文明指方向。若真的昏聩如此,像头猪似的,岂不悲哉!
刘某无论有多低俗,毕竟是一布衣草民,尚不失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请读者诸君鉴之谅之!
还有一点也必须明确:诗无达诂,刘某白话解读友人诗,仅为一家之言,绝非标准答案,也无标准答案。要不然,独尊一家不许妄议岂不省事,要“千家注杜”干什么?此理不言自明,就不啰嗦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