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之七

标签:
旅游随笔摄影 |
分类: 旅游纪行 |
《延安行》之七
延安虽属北方边城,但历史悠久。延安之北,历来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远古不说,至少从汉代开始,这座城就是抗击匈奴的前沿。唐宋时期的遗迹现在还有,宋代名臣庞籍、范雍、韩琦、范仲淹等辈均曾在此守边御敌。宝塔山下的摩崖石刻从北魏至现代,印证了延安的历史,北宋名臣如范仲淹就有字迹遗留。家就在陕北的李某成倒是没有,但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就够了,不提防蒋某石这人也刻有四个大字在上面,以前没铲掉,以后恐怕不会再铲了。那么建筑“金延安”新城,就要把尽可能多的历史元素都要考虑进去。
建成的“金延安”新城,可谓是浓缩的延安历史模型。古代的钟楼牌坊,戏台酒肆,商家店铺,城隍庙,窑洞与石片瓦民居等等,应有尽有,而最主要的是复制我党在延安时期当时的地标建筑,如鲁艺所在的西式教堂、毛主席题字的新华书店、各种与红延安有关的人物雕塑,多处追溯延安革命历史的博物馆,这都是特色。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十字街,春节期间,花灯处处,人流熙熙,也着实让人感到新鲜。
特别值得一提的,在南大街我们见到一位头扎羊肚巾的陕北汉子在街头弹琴唱歌,看样子人家不是卖艺讨钱的,应是个街头民间艺术家。我们在此听歌良久,为他照了不少相片。我听不懂歌词,但曲调好听,思忖如配上郑板桥的《道情》之类词儿,更合我意。但这是乱想,说不定人家歌词是“……,中国出了个指方向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