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布政使司署(瞻园九·十里秦淮23)

标签:
旅游随笔摄影杂谈 |
分类: 南京散记 |
瞻园九·十里秦淮23
从北扩新园池塘向东,经过一个梅花形的院门,便进入一片小院相连的仿明清建筑区。第一个院子是明志楼,为江南布政使司署展览。继续向东的小院是甘棠楼。绕过甘棠楼回廊向南是景徐堂,景徐堂前面的建筑未名,现在刚布置了“民国与瞻园”展览。景徐堂西侧是延安殿,为中山王徐达展馆。延安殿前是素心斋。曲院回廊,互相通联。先看看明志楼的江宁布政使司署。
江宁是南京的别称,江宁布政使司署系清代江苏省级行政机构,全称“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宁藩司”。其管辖范围经常变化,最多时达江苏、安徽和上海。延续时间为整个清朝近300年。在此期间,清政府先后任命了137任布政使,其中有不少清官良吏,如被老百姓呼为“青天”的施世伦,坊间流传的《施公案》说的就是他。再如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就不必多说了。其他如琦善、叶名琛、李馥、李兰、许振祎、托庸、姚成烈、梁国治、李佳继昌等,都不是等闲之辈。这137位当过江宁布政使的官员中,又产生了50多位巡抚,20多位总督、尚书,4位钦差大臣,2位军机大臣,4位大学士。从展览看出,不少人有诗集、文集传世,还有以书法、绘画名世者。不过,这137位首长中,湮没于历史的庸官俗吏无须多说,其中如我朝在南京当官的季建业、杨卫泽这样的贪官污吏大概也会有的,参观时寻找未得,或与园方布展倾向有关。
江宁布政使署其实原在现在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那五进房屋。现在的明志楼是江宁布政使署的展览馆。展览馆前是一木制辕门,是不是从前官署衙门前就是这样?大门有联曰:
水木依然,重过名园寻往迹;
沧桑屡易,几回春梦醒无痕。
此联大好!不知作者是谁?看口气,是位在瞻园待过的人,或是官员,或是幕僚清客。我有一位坡底诗友陈世群就写过一首《重过县衙》的诗,意趣有别,读之令人感慨无端。
进得门来,迎面上悬“清慎勤”三个大字,这是官箴,相当于本朝的“为人民服务”吧。下面是康熙帝颁布的《圣谕十六条》相当于民法守则或核心价值观,为感知历史,录之如下: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
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这些条文是针对所有官民的,算是正能量。若是当官的自己能做到一半,清朝就不会灭亡了。且不管它。
布政使署展览的主要内容是清代各个时期好官的资料文物,这些人应该能为南京历史添彩的。当然还有更大的官,如曾国藩、张之洞等两江总督之辈,他们的事儿在总统府内两江总督府里展出。
从北扩新园通过此门进入西部仿明清建筑区
明志楼,现为江宁布政使司署文物展览。
一进门所见康熙圣谕
冯景夏画山水
陈继昌简介

梅启照简介

李佳继昌简介

李瑞清画像

李瑞清书联

孙诒让简介

袁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