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2011-06-04 11:02:04)
标签:

情感

旅行

文化

杂谈

分类: 旅游纪行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我5月20号一早到达渭南,本来想找家旅馆先休息一下,然后安排会客访友,谁家好住再去住不迟。可一出车站,就被李海旺截住,不容商量就背起我的行李,非把我拉到他家“下榻”。

    李海旺老家陕南洋县人,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筑路工,后来从工程队调到工地医院,当过理发员,做过饭,打过杂,也当过图书管理员,职称都是普工。早年单身一人在我们工程单位干活,后来磕头作揖,历尽千辛万苦,才把家属孩子们的户口从农村弄到单位所在地的渭南,累断了筋骨,熬白了头发,总算在城里安了家,孩子们也陆续找到生计,自立门户。他退休后,又到一家小企业打工。因他这人特别实诚耿直,勤劳利落,很受老板赏识。就和我在坡底打工一样,他也感到特别轻松快乐。2006年10月我从南京返陕西办事,还专门到他打工的厂里去看了他。这是当时他在厂里我给他拍的工作照。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我把当时的感想又用坡底韵写了一首诗送他: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海旺学历不高,可能小学都没有上完。但他勤奋好学,自己读了很多书,还写得一手好字。我在一处医院主编的《第一工地医院医学论文汇编》第一集,就是他刻钢板蜡纸油印出来的。后来我把《坡底诗缘》寄他,他通读数遍。可能是“熟读坡韵三百首,不会吟诗可照搬”的意思,他竟也“依样葫芦”写了好几首,下面照片中墙上挂的这幅字,就是我抄的他作的一首坡底诗: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这首诗全文如下:

坡底诗缘寄我家,   顿教寒舍放光华。

霖兄首唱高山水,   诸友笔生叠韵花。

一代良师明似月,   千年厚谊灿如霞。

电波传颂深情在,   短信润心胜蜜茶。

 

    旁边那幅题款“推心置腹”的花鸟画也是我画了送给他的,他都不惜工本精装细裱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我很受感动。

    应该承认,在文化上我是他的老师;但他写的好几首坡底诗,只是在平仄上我帮他动了几个字,都是他自已一字一句琢磨出来的。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他退休打工最开心的时候,老伴突然得病了,是糖尿病加脑梗塞,治病陪床数年,老本都贴上了。现在老伴病情虽渐趋稳,但生活已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海旺一人服侍。我在李家数日,目睹海旺对老伴生活上、精神上的精心护理,还学会了亲自给老伴测血糖、打胰岛素针,真让我感动莫名,相搀相扶度夕阳,一种美好的人性啊!官再高,财再大,如人性不美,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我住海旺家,给他添了不少麻烦。他早上专门熬我爱吃的稀饭,又自磨豆浆,买油条。晚上包饺子,做陕西拉面。还陪我出门办事,有一次时间长了,家里差点出问题,后来我再不敢让他陪我出去时间长了。我离开渭南,他又准备了好多礼物送我,我因需继续旅行,实在无法携带,但我心存感激。下面这幅照片,是李海旺的洋县老家所在山乡,上面的题诗也是他的作品。我帮他电脑制作,留个纪念吧。

    祝好人一生平安!

 

相搀相扶度夕阳(三秦纪行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