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自己》主题课程叙事(三)
(2015-09-13 09:27:49)
标签:
育儿教育即生活辛黛瑞拉幼儿园课程 |
分类: 2014-2017届教室生活 |
《宝儿》
——《认识我自己》主题课程叙事(三)
2015年9月11日星期五
(一)
天空,蓝的柔和!
云,如玫瑰般舒卷自如!
晨,很想带孩子们能够躺在那片草地上静静地看看这片美得无法形容的天空!出得教室来,操场上早就聒噪异常,哪里还能有静静感受的气场!曾经和一个同行网友说到一个幼儿园的生态,有谨守传统的,有朝向严谨的,有恪守顺其自然,有文艺一些,会有严厉的,会有固守课堂的……千姿百态,才不至于蜂拥一致!一旦什么都统一强制,则失了生命力,也破坏了生态自然!晨间运动固好,但必然前提就是人与空间的合宜比例!在现有处境下,还是随心随各自内在价值观为好,各自生态啊!瞧这操场喧嚣得,人只会更加浮躁,哪里来的探究?哪里来的思索?同行网友说得通俗:大多数喜欢在教室,我这少数就能够享受这宁静的操场了,孩子们就能享受自由驰骋和自由探究的欢乐了!我身边的朋友还不能理解这生态的姿态百千,安分守己!草有草的绿意,花有花的彩姿,树有树的风华……老师们也是如此!统一的潜在都有控制和浮夸,哪怕凭借美好的名义!
和孩子们转过小班时候经常散步观察的路线,来到那片草地,似乎并没有诱人躺下的魅力!一想到孩子们到了上面可能就是四处喧闹和打滚,彼此簇拥如同《微观世界》里的毛虫,头皮就开始发麻!于是放眼操场寻找太阳荫蔽的圆圈,圆圈总是可以让孩子找到方位、秩序自己!人多,就容易迷失自己!就需要外在时空来把握自我!
想要在这人群的夹缝间找到属于我们班连老师在内的五十多人的空间,并不容易,不得不边走边圆圈边“驱逐”了一些其他班级的孩子,一个个紧挨着站下!很想浪漫地变成那手持魔棒的魔仙,一个个点变孩子们“躺下”!声音传递不到,人数多得等待不得!也就是魔法的气场无法在这样的处境下被感受到!不过孩子们还是带着惊喜亦或惊诧倒下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这样嘈杂的气息里,无法恣意、自在仰望天空?还是孩子们在更多被动要求中无法做到?两者皆有吧!
不过还是有几个孩子就那样恣意地躺在地上,看着那蓝天白云!
李致远禁不住说:“哇,好多奇怪的云啊!”恩!这绝对是非常真实地兴发感动!
冒铭章听了有所思道:“这些云就像棉花糖啊!”他的回答让我想起昨天是不是姜睿涵的来,就在那大型玩具边,对我说天边的那朵云彩就像一只乌龟!
喧嚣中,无法问及更多的孩子,还是回教室吧!哪里还是课程游戏化的理想之地那!
(二)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当我们需要老师亦或其他人帮助的时候,该如何感受他人的当下需要!恰孙彦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正要寻找老师的帮助,就拿这件事做了例子!举例老师不同的几个场景,如果老师正在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该怎么办?如果老师正在做一件事,该怎么办……我们的温柔用来温和坚持我们的教育理念,而不是随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不再拥有善解和体贴的意识!
还有三四个男孩经由一个暑假之后,当集合的钢琴音乐响起多遍,甚至呼唤多遍也无法回到位置进行集体活动,心中又是无奈却也要坚持!每每上课,都是弹奏歌曲《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暗示那些已然回到位置的孩子,那些正在吟唱的孩子当然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那么歌曲之后,就会弹奏起小班呼唤上位置的音乐,屡次不回就要强调是中班的小朋友再喊小班的小朋友了!希望能够唤起内心的尊严!
到了中班,我们要尝试开始旁观自己的教室生活,并作出反应行为的评价!首先从老师开始!当面对一个小朋友上课摸东西(日常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的行为,他们心中有数)等行为时,老师怎么做才是对的?
哼!石炎倒说:“要提醒他!”语气是严肃的!
“如果不说呢?”
“不对!”
我们就从这里看是辨析我们日常所施行的各种行为细节!那么一个小朋友有了错误行为是不是就永远不对了?孩子们立刻说不是!这点分辨能力还是有的!
“可以改掉!”有人说!
“我们可以甩掉它!”我说!人与错误可以分离的!当我们离开错误的时候,我们还是这个我!我们不让那个错误的行为在我们身上呆着!那么严肃的态度是给与错误的而不是给与人的!当错误离开的时候,温和的态度会重新回来!这个是孩子自己掌控的!要能够真正厘清和辨析,还需要长期的晨谈,才能有足够深入的领会,并在自己的言行中有所体现!
小赵小朋友的状态,给予了我很多关于很多老师眼中的“等待”一词的深入思考!“等待”一词如何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反之是怎样的!如果要达到前者,我意识到几点前提:一是教师需要主动营造一个利于这个孩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成长环境,小赵小朋友开学后的内心抗拒,老师保持教室里的一种开放姿态:他可以自由来去。他也可以随时表达自己内在的絮叨,哪怕眼睛不看着你,也没有人对此有什么要求;他需要倾诉和告知的时候,你有定性和静心只是倾听。即老师随时都在一个驾驭整体的情形下关注到他的姿态,随时接纳他主动表达的情绪。即老师在教育关系中从来都是保持一种主动影响、主动关注当行为上可稍稍退后的姿态!也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协助孩子朝前走的机会,拥有一种期待的心劲儿在那儿等待!这种主动的期待会体现到眼神中,传递给孩子!小赵小朋友一定接受到了这种信息!因为当他在集体活动中和邻座有所纠葛的时候,因对他的了解,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些纠葛,所以才会有眼神的期待,行为的等待!
也就是说,“等待”一词不仅仅是建立在老师主动影响、主动期待、随时把握变化机会的主动上,还表现在老师对孩子当下状态的洞察,表现在你确认孩子是在主动自我调整的历程中!是的,确认孩子在主动的自我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所有人生的创造、活力都来自于此!如果孩子只是在困境之中消极破坏亦或消极茫然,根本没有自我主动调整的力量和能力,老师更是在被动等待,所谓等待就是一种无作为的伤害!
(三)
昨晚快递已经送来的是一个整理箱,便于孩子们自主管理学习作品的整理箱!不过让孩子们不至于一下子兴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没有得到的处境下有一个慢慢感受、慢慢体会如何拥有它并如何对待它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在没有得到的心境下孩子们才会静下来思考和努力!延迟满足所想要的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催发出来的思和省。
想到教室里的慵懒的状态,我就非常忧心到了大班有了数字书写,亦或就是现在很多操作作业的时候,更多孩子的被动状态!这需要激发!在这一点上,冒铭章绝对是主动的向师!
整理箱就那样排列在教室后面,已经有好多孩子在观察和问了!藉由冒铭章主动放小椅的事情,我让他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给他贴上名字!他立刻就把自己的物品摆放了进去!这样看似小小的变化,立刻引来了好多小朋友的关注,我立刻:“冒铭章,我可以看一看你的箱子么?”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人私人物品的不可侵犯!冒铭章谦和地上来帮我打开,我惊叹道:“哇!你摆放的好整齐啊!”让孩子们感觉到整理箱里的物品摆放整齐就是一个要求!
立刻有小朋友感到好奇,陶陈颉就是一个,上来自然地想要拉开冒铭章的抽屉,不过立刻又意识到我们目光的聚焦,他看看我,我教会他如何问,他立刻就如同我那样开始询问冒铭章了!文明,不是一个一说文明就懂得文明的事,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些细小事情中具体言行的模仿和学习来做到的!
不过我给孩子们示范,如果当我问及冒铭章他却表示不可以的时候,我只能像李致远早晨那样静静地离开!于是我们又听到了李致远的故事,晨,他问我借宝儿的书!我很歉意的表示不可以,看他情绪已然很是淡定的走开,我补了一句,因为我马上要讲给你们听!
(四)
是的,今天我们要讲述宝儿的故事!和重新进行位置排列组合之后的孩子们进行活动,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还不能做到一下子能够记忆清晰那个方位那双投入专注的眼睛是谁的!是的,我脑海最先呈现的是当下孩子们投入专注的眼神,然后慢慢地才能意识到那双眼睛背后的孩子!
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大雁,它与众不同在哪里?问及了几个孩子,他们的神情还都恍惚在外,虽然身形坐在那里!
王禹逸:“别的大雁都有羽毛,宝儿身上没有羽毛!”根据王禹逸的回答我给孩子们讲述了羽毛的两个功能:保暖和游泳!
不过遗憾的是,今天的故事讲述中,孩子们又如同小班时候那样,当了解到一丝丝的情节内容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耐心静心深入的感受!小高小朋友不断要表现自我,说着前面一知半解的故事情节,不断打断我正在讲述的节奏;小王姑娘一如既往地专注,思力日渐变得有深度起来;再看小赵小朋友的眼神和身姿,他慢慢地静下来了,他开始了自我调整后的释然,释然之后就开始了朝向文本的专注;小刘小姑娘换到右边之后,一直不在状态中;小王小伙子这学期很特别,总是很投入每一个问题的思索;小姚小朋友更是眼神亮闪闪的,一直在领会……
很想再一次共同讲述的时候,能够发生更进一步的反应对话,形成我们与宝儿更进一步的感悟交流!但事实上,似乎还没有第一次那样能够安静的感受,只是浮在故事情节表层!
看来,又得卯足劲儿从头来过!
这样的定力和领悟力,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经由漫长时间中主动的期待要求和影响熏陶获得!等待总是和主动影响彼此共存的!
比如改变一些理解的形式,吸引孩子们朝向的兴趣!
比如用歌曲来给故事的情绪发展厘清一个阶段,感受一个发展变化的条理:
“宝儿没有羽毛,他是难过的么?”
“不难过!”有针对的问题,触发孩子思考朝向准确!于是我们用欢快地语调哼唱歌曲“大雁宝儿没羽毛!”
“可是宝儿为什么会一个人躲在高高的草丛里哭泣呢?”我发现我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暑假共读过那么多的古诗词之后,自己的语言表达变了稍稍丰富了些!
“是因为别人笑它!”恩!这一点孩子们印象深刻,也跟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那么“不会飞来只会跑”这句是一种被嘲笑后不去学飞才不会飞的心情!
“宝儿最伤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是爸爸妈妈都飞走了!”这一点孩子们印象尤其深刻,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分离之伤吧!
是啊,那么“大世界啊,去往哪儿啊?”就是我们面对生活、面对困境的茫然和落寞!我清唱,孩子们跟!
“我要寻找我的城堡,嗨呦呦呦呦呦,嗨呦呦呦,我要寻找我的城堡!”我没有问及孩子,而是直接清唱了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在这一句中,宝儿变得怎样?!孩子们有握拳使劲的动作,还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这是宝儿变得有力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