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之祖山——白石岭

标签:
股票 |
州城之祖山——白石岭
白石岭,位于郴州西南方向的北湖区石盖塘境内。白石岭一名,顾名思义与白色的石头有关,据说白石岭山顶有五块坐南朝北、高达6米的巨石,好像如来佛的手掌张开一样。翻开《万历郴州志》里面记载:“白石岭:在州西南三十里,高十五里,周廻五十里,峰峦秀爽,支派盘叠,世传为州治发龙之祖山”。
白石岭上神农殿
白石岭远离闹市,又不在交通要道旁边,好在有导航帮助,没费什么周折,我们就一路来到了山下的白石岭村。在热心村民的指点之下,我们找到了用刀砍出来的一条登山小道。登山路途中我们还碰到来自郴州的一支观光队伍。
沿着这条陡峭的山路,一直往上攀爬。路两边是越来越密的灌木丛,松树,山茶树。陡峭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借助旁边的小树枝条才能勉强上去。上去的高度越高,视野也就越开阔,山下村庄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的山脚之下。
三月间是多雾的季节,云雾随风飘动,远处房舍、峰峦以及山上面的铁塔,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看起来不像是实景,倒像是海市蜃楼。当云海把山下全部掩盖的时候,一片白茫茫之中,露出的只有山头,人仿佛是行走在天上,与世隔绝,个个貌似神仙。
越接近山顶,路边以及山坡之上,原生的樱花越多,盛开的樱花树一颗接着一颗,花瓣白里透红,缀满枝头,一堆一堆点染山坡,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在山下仰视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白色堆积物,那时还以为是石头。接近观察,原来是盛开的樱花树。这些樱花纯属自然生长,扎根悬崖绝壁,少有人为的干扰,如此茂繁艳丽堪称为山中一绝。
山里面的天气瞬息万变,云雾随风飘来荡去,天空也随之时阴时晴。继续攀爬,不觉就到了山垭口,此时风突然变大了,云雾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一下子感觉气清天朗。路两边挺拔的松树沐浴在阳光之中,闪着迷人的金光。
凉爽的山风呼啸着,翻过悬崖,越过松林,发出阵阵松涛。海涛湖浪的声音不难听到,但风在阳光下卷起的松涛之声,仿佛天籁之音,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听到了,久居都市的我们为此感动不已。
爬到山顶,看到了组成手掌形状的壁立千仞的白石,最大的石头上面建有小庙,名神农殿。神农殿由做工精细的青石堆砌而成,“神农殿”三个大字格外醒目,殿里外两旁石刻有对联“神化同天地,农工迈古今”;“先帝圣功扶宇宙,白石仙岩镇山河”。进殿后,有供游人祭祀的神坛雕像。小庙古朴而不失庄重,据说有几百的历史了。在来路的不远处还看到一处观音殿,同样里面有不知来自何处,不停地放出的渺渺梵音,这些录制的声音,在这里听起来有如仙界之乐。观音殿、神农殿有赖当地村民和信众的维护,一直香火不绝。
祖山之来历
白石岭世传为郴州州治发龙之祖山,应当与神农炎帝有关。
神农炎帝与郴州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神农尝百草、神农播嘉谷、神农作耒耜等等,有据可查均发生在郴州,有关炎帝的民间传说还有很多。
在白石岭,民间就一直流传:神农母亲是郴州人,居住并长眠在白石岭上。神农走遍了郴州的山山水水,尝百草、劳巡狩,曾长期在白石岭驻足过。
《史记》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有学者考证郴州就是上古时期的苍梧国,那么舜帝“崩于苍梧之野”的具体地点,笔者大胆推断,可能就是白石岭。
种种迹象都表明,白石岭历史悠久。中华始祖神农炎帝一路到此,带来并传播了华夏文明,先有神农炎帝、白石岭,后有郴州城市地望人文的兴盛,这么说来,白石岭为郴州州治发龙之祖山也不为过。
站在白石岭山上,往西南方向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另一名胜七姊石山顶的巨石。白石岭地处万山丛中,东北面山壑间,白云缭绕,西面则碧翠千里。
饱览了白石岭的自然人文风光后,原路下山,山下中间屋场组有十几户陈姓村民,郴州那路的朋友想得周到,上山的时候他们就到这里的农家预订好了午饭。路程不远,我们没多停留,赶路返回。
“春雾缥翻荡九峰,登高身似外天空。山花开遍悬崖树,日照光辉陡岭松。庙寄梵音仙界乐,石牵林海卷云风。神农祭殿常香火,古载州城始祖龙。”从白石岭归来,我按耐不住做诗一首:《春上白石岭》。
http://s3/mw690/001ahkEcgy6SUsZjqlc42&690
http://s3/mw690/001ahkEcgy6SUsWVPSa42&690
http://s7/mw690/001ahkEcgy6SUt6WYGa16&690
http://s13/mw690/001ahkEcgy6SUt9dgny7c&690
图文载《郴州日报》2015年6月7日周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