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中秋。
中秋节,总是要吃块月饼的。
现在的月饼,品种多到无法计数,口味馅料也让人眼花缭乱,还不断的有各种黑料新品出现。人们却对吃月饼没了兴趣,更多的是取一个应景图一个热闹讨一个口彩,来回送一送联络一下感情。更有不少人对传统的五仁馅月饼大加吐槽——月饼,真正下凡了。
却不由得想起关于月饼的一些旧事。
小时候,家家户户经济都不太宽裕,物资也匮乏,一家人买上一个或是两个一斤重的大月饼,切成小牙,分而食之,就算是过节了,那月饼自然是五仁的,最显眼带硌牙的,是里面的大块冰糖,还有占比颇多的青红丝。在儿时的记忆中,那是无可比拟的美味。随着条件的改善,苏式的酥皮月饼、广式的软糯月饼走进人们生活,甜的、咸的,从普通的肉、蛋、水果直至海参鱿鱼蟹肉等等五花八门的馅料,各种各样的造型,将老式的五仁月饼挤到了边角,丰富的品种多样的口味倒让人少了许多兴趣。
当年,新生开学时间晚,似乎军训总会遇上中秋,学校也会依惯例给学生发月饼,一般一个人两个小月饼,却因为预算有限,买到的月饼口感往往很一般,有时也会将人均两元的预算发给班级,由各个班级自己去随意支配。印象里,这个月饼问题也是不大不小的一件事儿呢。
其实,有几种没有吃过的月饼,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一是中学课文中描述的根据地山村中因陋就简制作的野菜“月饼”,一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市场上粗制滥造的红糖面粉下面月饼——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甜蜜的执着,在这两款特别的月饼中体现地更为典型。
我们该珍惜的,应该就是对幸福团圆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吧。
那就请容许我把甜蜜、幸福、团圆的所有美好祝愿送给所有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