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辨别韩寒写作是否靠代笔
(2012-03-20 09:21:29)
标签:
韩寒代笔方舟子原创杂文杂谈实话实说 |
分类: 时事评论 |
一招辨别韩寒写作是否靠代笔
韩寒作品究竟是否是自己写出来的,真如哥德巴赫猜想一样令人纠结。
关于韩寒作品是否依靠代笔,网上炒得天翻地覆,至今没有定论,好像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发展到现在,两个阵营近乎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且有打持久战的端倪。
我倒觉得事情本没有那么复杂,只需一招就可以搞定——找一个公证机构,请客观人士随机出题,就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让韩寒在规定地方特定时间写出一篇文章,到时交稿——水平如何,可交到网上让大家评判优劣,高下立分,是否代笔也自然水落石出。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公开透明,在于能够让大家亲眼目睹当代文学奇才的风采,让人亲眼见识一下一年出炉百万字畅销作品的青年文学领袖的写作天才并为之见证。而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对各方都不会形成任何压力——愿意提供地点的,只要有需要应该是应者云集;愿意做见证的,绝对是人山人海;甚至因此愿意做宣传拉赞助的,也绝对是不计其数;至于出题的人更是好找,称得上是泰斗级人物的哪个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如果害怕有人放水,则可以到深山中找那修得正果的高僧大德,漂洋过海找那刻板到极致的大鼻子洋人——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是,如此简单方法却至今无人采用,其关键之东风究竟为何物令人费解。仔细想来,这个东风却不是别的地方借得来的,也不能靠碰运气碰来,因为这个东风就是当事人的配合和认可。其中尤为关键的,则是韩寒本人的积极配合与响应。这就和洞房花烛夜,缺了别人尚可,缺了新郎新娘则万万不可——韩寒方舟子就是这对冤家。
按说,韩寒最不应该拒绝。一旦被人怀疑,就必须拿出充足的理由洗清自己方为上上之策。而且,这个洗清自己的举动绝对要快,否则一旦负面影响一旦出来,就要多花费百倍千倍的力量还不一定有理想的效果,甚至最后证据很充分还得落得个瓜田李下的怀疑。韩寒没有在第一时间拿出有力的证据让大家心服口服,骂战旷日持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已经让人怀疑越来越严重且态度也有些让人不堪,就连现在拿出的所谓廉价出售自己的手稿也让人感觉有些底气不足,大众的下意识里已经越来越相信或许别人的怀疑或许不无道理。因此,韩寒君针对当堂作文这个建议应该以从善如流的态度立马响应——这是一个最简便、最妥当、最有说服力同时也会达到最好最完美效果的举措。
方舟子一方自然也不应该拒绝。此君盼望的,不就是真相大白吗?让韩寒当堂写一篇文章,是最好的检验其写作水平的方式。只要客观、公开、公平、公证,得出的结论是会被各个方面接受的。
一旦这个当堂文章如期进行,一定会吸引国内外万千媒体蜂拥而至予以关注和报道,完全可以做到忠实报道,正人视听的效果。以韩寒千万字作品问世且好评口碑如此之佳,定会在现场一挥而就,如曹植做七步诗一般写出又一篇传世名作。真如是,在如此高关注度下进行的这般举措,绝对是对韩寒和方舟子两位最好的包装和宣传,两位的知名度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攀升,会拥有更多的粉丝和拥趸——哎,我都为我的这个创意有些得意了,这简直就是一次高超的形象宣传秀啊。
当然,或许会有另外一种结果,韩寒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当堂写出的文章不是太令人满意。这也不要紧,因为写文章靠的是功底,文章本身受限于灵感、压力等等客观因素未必篇篇精彩,但其中透露出的文化积淀、谋篇布局、修辞纹饰、遣词行文也完全能够看得出此人真实的水平。相信大家还是比较客观的,也要相信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不过,从韩寒一方前期的策略来看,针对这个提议他们或许仍然会以不回应或是拿出多条理由加以拒绝的策略来应对。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就非常可惜的措施了一次难得的自辩清白的机会,公众关于韩寒写作请枪手的的怀疑恐怕会更深入一层。
为韩寒计,就从了这个有百利无一害的建议吧。
我真的很希望韩寒能够最终自证清白。人才难得啊!